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曾做了一項歷時10多年的研究,研究人員讓試驗用鼠每天接收9個小時的輻射,最終顯示某些腫瘤疾病的患病率有所增加,但實驗環境與現實情況大不相同,而現在需要對更現代的手機輻射進行新的測試。

意大利《共和國報》近日報道,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的實驗結果顯示出了一些危險的跡象,但相關數據仍然很模糊,並且沒有確鑿充分的證據。

這項實驗耗資3000多萬美元,歷時10多年,在3000多隻鼠類上進行了觀察。然而在經歷瞭如此規模的實驗之後,手機和癌症之間的關係依然不清晰,並且試驗所採用的2G和3G手機技術,現在已經過時了。

實驗唯一“清晰”的一個結果是關於心臟的惡性腫瘤,這種疾病在暴露於輻射中的雄性大鼠身上增加了5%至7%,然而雌性大鼠及小鼠並沒有呈現相同的清晰數據。一般來說癌症在兩性中的表現不同,但在這項研究中,對於兩者的差異仍然無法提供出合理的解釋。在雄性大鼠身上,神經膠質瘤也有所增加,但是,根據近年來手機普及之後對男性的統計數據,這種疾病並沒有增加的數據記錄。此外,在雄性大鼠身上,腎上腺癌症也顯示出較高的發病率。

但矛盾的是,暴露在輻射下的雄性大鼠,至少是那些沒得癌症的大鼠,它們的總體壽命高於平均水平。或許是輻射降低了腎臟疾病的發病率,而這是老年齧齒動物死亡常見原因。

報道稱,這就是生物學的奧祕,也許是統計學。

鑑於這些模糊且不太令人安心的數據,結合現在人們使用手機時間越來越長的事實,這項國家毒理學項目的科研人員將繼續他們的研究。

同時,該研究機構建議人們儘量使用耳機或者揚聲器,並限制手機的使用時間。美國的研究人員承認,雖然試驗用鼠暴露在的輻射環境和人們平時所暴露在的環境非常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說手機沒有影響的論調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研究報告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所進行的數百項研究中,已經觀察到人類大腦有了微小的變化,並且其新陳代謝也受到了手機低頻輻射的影響。但所有的研究都是在細胞培養皿或實驗用鼠身上進行的,而且人口普查及流行病學方面從未發出過該警告。

美國進行的這項研究是將齧齒動物每天暴露在900到1900兆赫的輻射下9個小時,最長持續兩年,包括妊娠期在內。研究人員強調說,實驗與現實環境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是,試驗用鼠是整個身體被暴露在輻射中,而對於人類來說,只限於手機周圍的幾釐米。

爲了得到更清晰的數據,新的實驗將會採用新設備繼續下去。

(意燴原創,翻譯:辰爍,編輯:李朔,圖片:網絡,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廣告時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