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上所述,色料顆粒大小、原料純正度是影響整體效果的最大原因(含重金屬的色料不在討論範疇內,畢竟市面上這種劣質色料正面臨全面淘汰)。三個月之內就出現暈色可能是色料顆粒太細,但這種暈色會被人體吸收。

NUOJO諾嬌紋繡,一個用心分享紋繡乾貨的公衆號

經常聽到一些紋繡同行說:作品的好壞,80%取決於紋繡師的技術手法。只要技術過硬,合理的操作結合科學的配色,就能做出完美的作品,我們不以爲然。

先了解一下半永久化妝色料的原理:現階段半永久化妝色料的原理,就是通過做小色料顆粒,有意讓吞噬細胞吞噬色料。

當眉毛不太美觀的時候,顏色也被人體自身代謝得差不多了,顏色褪掉後又可以重新把清晰而流暢的線條做上去。這樣既避免了眉毛變成“毛毛蟲”,又可以根據潮流的變化隨時改變妝容。

首先,作品的好壞不該以首次上色的效果去做判斷,那只是忽悠不懂實情的客人的伎倆。通常來講,紋繡項目需要經過上色-留色-返色-修復後效果四個階段,纔算是一個紋繡項目的完整過程。

二次補色問題

經常看到一些品牌色料吹噓“一次上色,無需補色”,第一次上色給客人看的效果確實自然好看,但真正留色率怎麼樣?返色後色差有多大?修復週期要多久?這些問題都是專業紋繡師必須要考慮的。而不是像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快餐店,反正客人可能一輩子只來一次,能宰則宰,根本不需要考慮二次消費乃至口碑的問題。

色乳的影響

其次,色料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技術的發揮。資深的紋繡師通常都嘗試過至少10個以上的品牌色料。剛出來後到美博城挑便宜貨練手,再後來慢慢了解市場和品牌,懂得自己去對比、判斷,最終都會選擇最合適自己用的色料。

那麼,色料是如何影響實際效果的呢?深層的原因何在?撇開皮膚和操作手法的因素,色料在實際操作中

  • 出現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操作時感覺不好上色可能是色料濃度不夠或色料顆粒太大;
  • 三個月之內就出現暈色可能是色料顆粒太細,但這種暈色會被人體吸收;
  • 整體褪色較快(一年左右)可能是色料顆粒太小;
  • 一段時間後明顯留紅且紅色在四五年後任然不褪,可能是用了混合色料,且紅色顏料顆粒太大;
  • 泛藍的原因則是因爲黑色顏料中有顆粒較大的藍色顏料:
  • 一年之後出現針孔狀的斑駁現象,可能是色料顆粒不均勻所致,也有可能是色料含了太多雜質;
  • 五六年後仍然沒褪的顏色,以後也不會褪了,但會不停地暈,這應該是色料顆粒太大了。

綜上所述,色料顆粒大小、原料純正度是影響整體效果的最大原因(含重金屬的色料不在討論範疇內,畢竟市面上這種劣質色料正面臨全面淘汰)。

其它諸如色彩飽和度、粘稠度、細膩度等,大多都是色料顆粒大小和均勻度的物理呈現。可以簡單的理解爲:色料顆粒大小和原料品質決定色料品質。

很多人都說,技術手法是紋繡作品的生命。在我看來,作品的千變萬化,得益於產品的完美支撐。給予時日,新技術可以完美複製,但好產品往往獨一無二。

來源:NUOJO諾嬌紋繡,一個用心分享紋繡乾貨的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