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的話題是心態,是虧損了怎麼辦的問題,在股市裏賺錢了倒沒什麼,每個人的心情自然是愉悅的,而當虧錢的時候究竟該如何面對,這是一個大難題,也是很多股民的困惑,今天就聽我來給您慢慢的講解其中的緣由。

爲什麼有些人炒股很輕鬆,有些人卻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甚至晚上因爲虧損而睡不好覺,這就是不同心態之間差異化特徵。

炒股很輕鬆者一般都具備兩大特徵,一是手上的錢都是閒錢,屬於長期不用的,另外屬於自有資金,還有即便這筆錢虧沒了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因爲炒股晚上睡不覺的羣體,要麼是拿自己的生活用的工資去賭,或者這筆錢到時候要用,臨時拿出看看能不能撈一把,並且這個錢一點也不能虧,還有一種是借的錢或者揹着家裏人用這筆錢私自炒股,關鍵是有些人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放到了股市裏,就想看看一口能不能喫個胖子,這個錢要是虧了,自己的生活從此就淪陷了。

從上面兩種炒股資金的性質中,你應該能夠感受到你的資金來源不同或者說資金的用途不一樣,會直接導致你心態上的變化,如果是自己的閒錢,把虧損和盈利看得很淡的時候,你就沒那麼鬧心,更不會晚上因爲虧損而睡不好覺,反之則亦然。

這段話的結論很簡單,做投資一定要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千萬別用命去賭。

光說理論是沒用的,今天就跟大家說下我一個朋友的投資歷程,他幾乎每天都看我的文章,而且從悟出的道理比我自己都要深刻,他是一個早年做服裝起家的老闆,目前居住在浙江的某一個城市,他的自有資金400萬,這400萬是他早年做生意多賺的,並且這個錢幾乎沒用,即便虧完了完全不影響他的生活,生意也不會從這個錢裏面臨時挪用,就是說爲徹頭徹尾的閒錢。

在去年的時候他就看了我的一些組合,用100萬資金買了股票,100萬資金參與了我經常說的那幾個公募開放式基金,100萬資金參與了寬基指數ETF,主要有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還有新能源ETF,最後100萬全部參與成了他們本地銀行的大額存單,年化收益在4%左右。

你從這個組合中可以看到,總共投資了400萬資金,但是在不同領域都有配置,股票在總資產裏面只佔到了25%,公募基金也是25%,寬基指數也是25%,另外還有25%的現金管理,這就屬於均衡化的投資。

人家雖然還算手頭寬裕,但是對錢的嚮往和飢渴程度似乎並不高,他告訴我說對自己的這個組合非常滿意,從來就沒有擔心過,100萬資金裏面就買了兩個品種,其實都是我之前老生常談的,一個是券商龍頭,一個是家電龍頭,券商龍頭的參與價格在22.51元,這個成本相但對比較低,有就是家電龍頭,這個成本相對目前的股價所處的位置,優勢稍微欠缺,成本在63元,券商龍頭這波的最低點在21.4元,也就是說當時在最糟糕的時候他的虧損也就5%,而家電龍頭這波的低點在48.4元,他的虧損最大達到了23%,如果把這兩個虧損加起來合計差不多有14萬,還有公募基金的淨值也出現了虧損,包括寬基指數,畢竟指數出現極端下跌的情況下,這些都出現了波動。

在他看來公募基金和寬基指數幾乎可以忽略,因爲從歷史上看只要你選擇的基金公司優秀,不同的行業基金搭配開來,幾乎不可能出現虧損,只有賺錢一說,對這點他很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虧損對他來說只是數字而已,因爲他知道指數處在3000點以下的那個虧損只是短期的數字變化而已,如果沒有信心指數未來一定會站在3000點之上,現在就可以把所有的配置資產全部賣出,就沒有必要在哪裏死扛了,正是他對3000點以下的市場有信心,才堅持在市場走勢最極端的時候沒有做任何賣出。

關鍵是股票賬戶,他對自己持有的品種很有信心,他告訴我一個祕密,說已經看透了我的投資邏輯,因爲券商龍頭根據我的幾次買賣點,他都賺錢了,在券商龍頭上從來沒有虧損過,第一成本點在18元附近,那是過去,目前重心低點已經上移到了22元,他也看過很多的投資報告,覺得一般在這個成本區域虧錢的概率很小。

其次就是家電龍頭,這次雖然損失一些,目前走勢也很萎靡,而他還是堅信自己的判斷,股市裏只要你投資好的公司,有時候因爲意外的變化,股價出現比較大的波動這個完全可以忍受,未來如果這個公司的股價繼續下跌,讓他的100萬資金虧損30萬也是能夠忍受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形態,我粗略的分析了一下,主要還是這些錢他沒有任何壓力,也不影響他的生活,所以就顯得比較輕鬆,再說了股票倉位只佔到組合的25%,也就是說極端情況下他的股票持倉不賺錢,其餘的那75%總該賺錢吧,這樣即便股票虧損了,其他的上面或許就抹平了這個損失,這就是股票上100萬資金虧損了30萬,爲什麼能夠容忍而不割肉的原因,背後還是組合的均衡化收益在起着重大作用,這樣是有利於平衡心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