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報結束了,市場的驅動因素也驟然發生變化,記得在2月底科技股大跌的時候,大家都在擔心一個事情,隨着年報和一季度業績的發佈,部分科技公司肯定會受到考驗,大多數公司的股價是無法支撐其比較高的股價,但是目前一季度報表和2019年年報結束了,從發佈的數據看,在疫情影響那麼嚴重的情形下,部分科技股的業績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反而是高增長的。

你比如說做蘋果耳機的立訊精密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60%,並且預計上半年的利潤也會增長60%。還有半導體領域的晶方科技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17倍,如華天科技、藍思科技、長電科技、兆易創新等都出現業績的大幅度增長。

其實科技股自從2月底部見頂以來,經過持續快速下跌之後,目前一直在相對低位徘徊整理,也有人曾經問過我,科技股還有沒有下跌空間,因爲最近一段時間我也一直在關注科技股的動向,等的就是整個一季度報表結束後,看看科技股的整體業績情況如何,在一季度市場比較困難的時候,科技股的業績竟然能大幅度增長,說明這個行業的確成爲了朝陽行業,也能持續的給經濟增長帶來動力。

這就是說科技股能不能在目前的位置支撐住,完全是看業績,今天市場的大幅度上漲實際上體現的就是科技股的帶動作用,而驅動和催化因素還是科技股的業績普遍出現增長。在當前註冊制度來臨的時刻,業績纔是王道,只有持續增長的業績纔是推動股價向上的唯一邏輯,今天指數能夠大漲完全是靠科技股的爆發,極大的吸引了場外的增量資金,畢竟目前科技股的位置處在一個相對低位,只有新增資金纔會去狙擊。

從下午15點收盤後的情況看,半導體指數上漲幅度達到了7%,應該說這是近期以來漲幅最大的一天,因爲科技股的參與大漲,今天滬市的成交金額也放大到了接近2800億,總體感覺資金面比前期有了積極的變化,而這是A股向好的重要信號。

除了科技股盤中還有一個邏輯,那就是新能源車概念,今天凌晨特斯拉發佈了一季度業績,也是在疫情影響較爲嚴重的情形下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2%,淨利潤去年同期的時候虧損7億美元,市場原來預期的是今年一季度的虧損會減少到2億美元,而實際特斯拉的淨利潤達到了1600萬美元,可以說這個盈利非常不錯,是特斯拉首次在一季度出現盈利的狀況。

最近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漲幅達到了130%,在不斷降價的情形下特斯拉的業績出現逆勢增長是值得思考的,這或許是國內車企該思考的問題,也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正是受到這種邏輯的推動,今天新能源指數大漲了5%,與此相關的公司漲幅基本都在5%左右,可以說新能源汽車概念跟科技股一樣,也都是處在低位的品種,今天能大漲也是受到了場外增量資金的青睞。

應該說滬指全天大漲了37點,是科技股和新能源兩大上漲邏輯的推動,畢竟這兩個概念前期的調整都相對比較充分,今天才開始有點放量走穩的意思,我估計在節後還會有一定的延續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