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疫情存在,我想這個疫情總有減緩的時候,總有不需要真麼多醫療設備的時候,那麼當前的股價上漲就帶有明顯的預期炒作,企業的業績呈現的也是週期性特徵,這種情況下你就很難從長期價值的角度去判斷,那怎麼辦呢。那就是我既然沒有趕上這些翻倍的黑馬,錯過了疫情影響下的盛宴,那就從另一個思維去考慮問題,現在跟疫情相關的標的已經翻倍了,未來存在走下坡路的可能,那麼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可以選擇疫情結束後,這波跌的比較多的有價值的公司,他們會不會恢復性上漲,或者說是估值修復呢。

這波疫情對市場的衝擊可謂不小,市場往往會用錯覺看待機會,比如說大家總覺得醫療啊、口罩啊之類的是不受疫情影響的,所以你會發現醫藥漲的非常猛,像以嶺藥業這些股價都漲了1倍多,還有達安基因這波的漲幅也翻倍了,但是現在看這些東西有啥大的意義沒有,這個一定要想清楚。

有一點沒錯,目前全世界的疫情還在蔓延,需要大量的醫療設備,從預期的角度講這些公司是受益的,但是受益到什麼程度,股價漲到什麼程度,你參與的風險點有多大,就顯得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了。

現在疫情存在,我想這個疫情總有減緩的時候,總有不需要真麼多醫療設備的時候,那麼當前的股價上漲就帶有明顯的預期炒作,企業的業績呈現的也是週期性特徵,這種情況下你就很難從長期價值的角度去判斷,那怎麼辦呢?

我的觀點是,股市裏現在預期最壞的,可能已經在變好!

那就是我既然沒有趕上這些翻倍的黑馬,錯過了疫情影響下的盛宴,那就從另一個思維去考慮問題,現在跟疫情相關的標的已經翻倍了,未來存在走下坡路的可能,那麼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可以選擇疫情結束後,這波跌的比較多的有價值的公司,他們會不會恢復性上漲,或者說是估值修復呢?

其實盤面這種跡象已經很明顯了,有些機場類公司在4月中旬的時候我提過,他們目前的困境就是航班流量的減少,我想未來疫情在減緩,航班在恢復,股價似乎已經開始跟着企穩了,關鍵是他們的漲幅很小,沒有翻倍,從預期的角度是值得期待的。

航空目前最壞的一季度數據已經出來了,就拿中國國航來說,3月份的數據是旅客週轉量同比下降了73.5%,而環比上升了38.6%,看這個要搞清楚同比就是相比去年3月份的下降幅度,環比則是相對2月份數據,從這個中間可以看到疫情對航空的影響在慢慢的減輕,相信未來逐漸走穩的跡象會越來越明顯。

今天說這個是在闡述要習慣從最壞的預期當中找到轉好的跡象,不能從現在能看到的翻倍股中去預期,那樣沒有實際的操作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