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向來伴隨着博弈,意見交鋒和學術討論再正常不過。

據新京報報道,在8月10日舉行的某論壇上,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回應了近期引發關注的“央財之爭”。他表示,中國的改革需要公開透明的討論,纔有利於制定正確的政策,把許多改革推向更深層次。央行國際司副司長郭凱也在此間表示,財政部和央行對國家宏觀政策的制定很關鍵,不同政見和辯論是很正常的。

這些積極的回應,無疑有助於正常討論脫敏,也讓那些渲染矛盾的論調站不住腳。

前段時間,圍繞財政金融問題,央行和財政部有關人士有不同表述。儘管這些討論後來“剎車”,但背後的問題並沒有消失:比如,貨幣政策已非常寬鬆,財政層面又在努力減費降稅,怎樣讓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更趨好轉?怎樣讓企業更好地融資……

所謂的“央財之爭”,牽扯到財政、貨幣、實體經濟走向等關涉重大政策趨向的問題,確實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但正因爲牽涉甚廣,所以更應該多些公開透明,將問題攤開了討論,淡化其政治色彩,迴歸學術討論。若動輒搬出“陰謀論”,或諱莫如深避而不談,無助於解決問題。與其在政策形成之後再行調整,事先多些醞釀與爭論,顯然是更優的選擇。

部分領域公共討論的匱乏,可能導致資源配置失衡,使得市場主體莫衷一是,加劇了社會總成本,也扭曲了市場……這類景象不少見。這也凸顯了“公開透明的討論”的重要性:道理越辯越明,充分的學術探討不僅不會對市場產生誤導,還會因程序公開而抑制“小道消息”。

特別是在轉型期,隨着各項改革漸入深水區,很多問題並無成型的模式,也缺乏現成的制度體系,更有必要經過充分討論,相互補益、擴大共識,從而增益於公共決策,也把改革推向深入。

本質上,討論越是深入,就越是有可能走出禁區,爲經濟社會正常運行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持。改革向來伴隨着博弈,免不了意見交鋒。改革開放40年以來,很多改革舉措出臺前,也都歷經了各種研討會、座談會、學術沙龍等形式的探討,有名的“莫干山會議”“巴山輪會議”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到“央財之爭”上,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財政與金融如何就去槓桿、經濟政策的作爲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等問題協同發力,確實需要觀點交鋒和磨合。非但這些政策性問題,當下怎樣激發民衆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再上新臺階,也需要傾聽各方面的意見,打撈沉沒的聲音,讓很多正常討論來得更猛烈些。

誠如徐忠所言,“希望可以公開的、心平氣和的討論學術問題。”充分的學術討論乃至公共討論,可以在增進公衆參與的同時,有望將各種偏好聚合爲決策提供參照系。討論的機制越健全,討論的層次越充分,越利於實現良性治理。

胡印斌(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