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週刊第四期,前三期:週刊開刊, 週刊第二期 , 週刊第三期

文摘的標題將從原文標題改爲簡單的翻譯。

文摘

1. 軟件行業的招聘之惡

原文: The software industry’s greatest sin: hiring

標題有些誇張,不過作者從自己從事軟件開發以及創辦公司後招聘及管理軟件開發者的經歷,分析他認爲軟件行業招聘的問題。作者認爲:軟件行業招聘從不會關心應聘者的經歷、過往的貢獻、品質、性格、溝通能力等,僅僅關注應聘者的技術技能,或者說 IQ 測試,贏者通喫。還舉了 Homebrew 作者因爲不能當場在白板上實現二叉樹而被 Google 面試拒絕的例子。

Almost no other “white collar” profession I’m aware of will so completely and thoroughly ignore your actual proven ability, historical accomplishments, and holistic qualities, as part of the hiring process.

2. 大堡礁正在死亡

原文: https://www.economist.com/asia/2020/04/18/big-parts-of-the-great-barrier-reef-are-dying

氣候環境變化導致大堡礁加速死亡,但民衆對此反應不一。

《經濟學人》的標題一貫的雙關修辭,印刷版的標題用的是 “In hot water”, 既指大堡礁的生存環境水溫上升,也隱含澳大利亞收到山火、疫情、經濟等影響的艱難處境。

3. SEO 毀了互聯網

原文: How SEO Ruined the Internet

SEO(搜索引擎優化)是很多網站爲了提升在搜索引擎(Google, 百度)上的排名而做的優化技巧。作者認爲,網站 SEO 專家爲了讓自己的網站能獲得更好的排名,而將互聯網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被淹沒了。二十年前在 Google 上鍵入特定領域或學術詞彙可以精準的得到期望內容,但現在幾乎不可能了。作者也列舉了 SEO 常用的一些策略,如改寫/擦除歷史(用排名高的舊鏈接引導用戶跳轉到新地址)、營銷指導敘事(類似標題黨、震驚體那種寫作手法,追熱點而忽略內容)、選擇幻覺(用戶以爲搜索到了多種結果選擇,其實那些媒體鏈接都控制在一家公司名下)、封閉資源(很多大型網站只做內鏈,而對於使用外鏈用 rel=”nofollow” 告訴搜索引擎不要處理。)等。

4. 是時候去建造了

原文: IT’S TIME TO BUILD

硅谷風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聯合創始人 Marc Andreessen 今天發表的這篇文章,作者認爲西方國家對於新冠病毒沒有做好準備,這裏面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沒有去建造。至於建造什麼,可以是機器人、可以是無人機、可以是核電站,等等。

“我們的國家和文明構建在建造的基礎之上,父輩建造了公路、鐵路、農場、工廠,以及計算機、芯片、手機以及數以千計的讓我們生活的更好的東西。而我們去紀念父輩及爲後代創造歷史的唯一路徑就是去建造。”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honor their legacy and to create the future we want for our own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nd that’s to build.

人物

1. 高德納: 會講故事的計算機科學家

原文: The Computer Scientist Who Can’t Stop Telling Stories

高德納 Donald Knuth 是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的著作《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TAOCP) 被譽爲神作,比爾·蓋茨在創辦微軟初期曾說過:如果你認爲自己編程很強,那你就讀下 TAOCP; 如果你真的讀下來了,那請給我發簡歷。《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

本文是 Quantamagazine 對高德納的專訪,談到了 TAOCP 及 Tex. 高德納說:“我平均每週要寫五個新程序。詩人寫詩,我寫程序。測試是否理解某項事物就看能不能給計算機解釋清楚。我對你說話時你在點頭,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解釋清楚;但計算機則會會給明確的反饋。人生的大多數時候,你能對別人吹噓,但對計算機不能。”

I write an average of five new programs every week. Poets have to write poems. I have to write computer programs.   The ultimate test of whether I understand something is if I can explain it to a computer. I can say something to you and you’ll nod your head, but I’m not sure that I explained it well. But the computer doesn’t nod its head. It repeats back exactly what I tell it. In most of life, you can bluff, but not with computers.

2. 梁孟松

原文: 維基詞條: 梁孟松

梁孟松先後任職臺積電、三星電子、中芯國際,是三家芯片生產技術突破的核心人物。僅看他在中芯國際兩年的表現,是真人才。看維基百科的描述: “…加入中芯後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將中芯的低階28納米工藝多晶硅製程的良品率從60%大幅提升至85%以上,而與此同時,他們更是將中芯的高階28 納米工藝高介電常數金屬柵極製程的良品率翻倍提升至80%以上。…帶領中芯不但於正式投入後用了僅僅298天就將14納米制程的良品率從3%巨幅提升至95%,更成功同時研發了12納米制程。至中芯2019年14納米制程成功量產時,比14納米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錯誤率降低20%的中芯12納米制程也進入了客戶導入階段。…”

3. 約翰·康威: 生命遊戲

原文: A Life in Games

約翰·康威 (John Horton Conway) 是英國數學家,上週因新冠(COVID-19)不幸去世。他最出名的是發明了 康威生命遊戲 ,這款遊戲受到數學界及計算機業界特別是黑客們的歡迎,以至於康威自己都說討厭生命遊戲,因爲它掩蓋了自己其他的重要貢獻。

生命遊戲規則很簡單,它是一個二維矩形,每個方格居住一個細胞,有存活和死亡兩種狀態,與周圍八格細胞產生互動影響:

  1. 當前細胞爲存活狀態時,當週圍的存活細胞低於2個時(不包含2個),該細胞變成死亡狀態。(生命過少)
  2. 當前細胞爲存活狀態時,當週圍有2個或3個存活細胞時,該細胞保持原樣。
  3. 當前細胞爲存活狀態時,當週圍有超過3個存活細胞時,該細胞變成死亡狀態。(生命過多)
  4. 當前細胞爲死亡狀態時,當週圍有3個存活細胞時,該細胞變成存活狀態。(生命繁殖)

這是個零玩家的遊戲,也就是說一旦開始就不需要人蔘與,細胞會根據規則演進。網上有很多在線版本可以玩,例如這個 Javascript 網頁版本

生命遊戲似乎在表明:當人類太稀疏時會因爲孤獨而死,太擁擠時又會因爲資源耗盡而死。聯想到到因爲疫情導致的全球隔離的現象,令人感慨。

“…但我也有必要告訴您,這一切裏面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誠實是什麼?”朗貝爾說,態度忽然嚴肅起來。   “我不知道誠實在一般意義上是什麼,但就我的情況而言,我知道那是指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法】阿爾貝·加繆《鼠疫》 劉方 譯   (本段摘自第二部 裏厄大夫的一番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