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日式整骨尚屬小衆市場,因此身體工場中國門店的整骨培訓員要前往日本接受指導,然後再返回中國對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按摩師做培訓。愛美的女生還可以在中國市場找到日式瘦臉服務(日本叫小臉矯正)。

整骨,泡湯,小臉矯正......新的日式消費項目正在中國興起

日式休閒服務業目前在中國尚屬一片藍海,而且這些服務業大多走高端路線,利潤空間也相對更可觀。

記者 | 誾睿悅

日本企業向中國市場輸出的消費服務正變得越來越多元。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運營整骨沙龍的Factory Japan Group的旗艦品牌身體工場(KARADA factory)將在中國內地招募加盟店。

2018年,通過與經營孕婦用品的上海廣生行合作,Factory Japan Group已經在中國開出了兩家身體工場的門店。它們瞄準的,是城市富裕階層和尋求產後骨盆保養的女性,60分鐘約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元)的費用,比該品牌日本當地價格的兩倍還要高。

在中國,日式整骨尚屬小衆市場,因此身體工場中國門店的整骨培訓員要前往日本接受指導,然後再返回中國對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按摩師做培訓。

加盟店的招募工作依然將由廣生行執行,從5月開始,預計第一家加盟店會在年內開業。按照計劃,到2030年前要把身體工場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擴張到500家。

整骨 圖片來源:KARADA factory官網

泡湯(泡溫泉),是另一項具有日本特色的休閒服務。全球健康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世界溫泉市場(包括浴池、住宿和餐飲等)2017年的規模爲560億美元。以中國爲中心,溫泉設施不斷增加,比2013年增加了約1成。日本極樂湯控股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日資溫泉運營商,官網顯示它目前在中國運營的溫泉館共有12家(而1980年成立的它在日本也才40家店鋪),今年內還計劃在上海、蘇州等地再開更多新店。

日式溫泉館的興起,帶動了中國企業的模仿行爲。重慶箱根溫泉產業發展集團就一直在北京和天津等地開發露天溫泉、炭酸泉和藥泉等多種浴池設施,還請來請日本設計師擔任顧問,2018年全年,它共計參的項目就有70個。

不過中、日兩地的水質存在區別,複製日式泡湯需要一些本地化改造。極樂湯就從日本引進了將硬水變爲軟水的特殊設備,以求讓中國的泡湯體驗更“日本化”。

圖片來源:極樂湯官網

愛美的女生還可以在中國市場找到日式瘦臉服務(日本叫小臉矯正)。

在成都,一家宣稱來自東京銀座的seas小顏的美容服務公司在2015年成立,提供小顏矯正、身體淋巴護理、皮膚管理等服務,號稱可以改善易胖體質,解決肌膚問題。以深圳店爲例,小顏矯正的人氣套餐價格在980元左右。這家公司正在快速擴張中,目前已經在成都、廣州、廈門、上海等中國的19個城市中開出了門店。在微博上擁有近9萬個粉絲。不過,界面新聞查詢發現,雖然在日本銀座和池袋的確有一家叫seas的瘦臉按摩中心,但該公司官網沒未顯示它在中國開店的消息。

除此之外,北京也有專門的日本小臉矯正師培訓學校,由日本講師出差至中國短期集中式培養的方法培訓小臉矯正師,現在該學校依然在招收中國更多城市的合夥人。

政策利好,是催生更多日資消費服務落地中國市場的推動力。2017年中國頒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版)》進一步放寬了服務業、製造業和採礦業對外資的准入限制,首此影響,更多的日本休閒服務項目進入了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中國赴日遊客的增加,也有助於中國消費者對日式休閒服務的瞭解、接納。

日式休閒服務業目前在中國市場尚屬一片藍海,而且這些服務業大多走高端路線,利潤空間也相對更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