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鑄造的鎳幣源於清光緒年間,爲了挽救危在旦夕的大清江山,新派大臣發起了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務運動”,李鴻章不但策劃制訂了貨幣改革方案,而且出洋考察,委託聞名中外的英國伯明翰造幣公司爲清政府鑄造了數枚樣板鎳幣,這便是中國鎳幣的鼻古錢幣鑑定出收156378-47680祖,而最早正式鑄造的鎳幣是在1914年2月8日,國民政府公佈發行1種5分鎳幣。民國以後鎳才廣泛用於鑄造錢幣。今天帶大家欣賞一下孫中山像鎳幣:

孫中山像民國二十五年古布圖壹圓鎳幣,此種樣幣未曾流通使用即被銷燬,有銅、銀、鎳三種不同材質,其總和不過10枚左右,其中以鎳幣最爲稀少,目前存世僅見二枚,一枚由上海博物館收藏;此唯一留於民間的一枚,是錢幣大師馬定祥先生祕藏之珍品之一,頗爲珍貴,完全未使用,難得

左右“平”字,少見存世,珍貴,近未使用品,李偉先舊藏民國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期間,日本帝國主義策動華北五省發起“自治活動”妄圖利用漢奸分裂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宋哲元時任平津衛戍司令,表面虛與委蛇於日軍,實爲爭取抗戰準備時間,在日本的策下擔任冀察政務委員長,並在原天津造幣廠內設置冀察綏靖主任公署修械廠。此時法幣剛剛施行不久,新輔幣尚未運往北方流通,平津市面輔幣缺乏,爲了能表現“自治”政權的存在事實,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宋哲元要求修械廠根據中央造幣廠所發行的銅、鎳輔幣形制,增加“平”“津”字樣以示區別,試製了幾種不同的版本,後來因爲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的反對,同年7月終止製造,故沒有大量發行。

天津版鎳幣在當時並不被民國政府所認可,孔祥熙曾在與冀察政務委員會祕書長戈定遠來往密電中強烈要求;對於該項僞造輔幣,訊予查禁,以維幣政.可見冀察政務委員會雖然可以悄悄鑄造輔幣,但在發行上還是受到很大阻力,這也可能是天津版銅鎳幣發行不暢的一個重要原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孫中山像古布圖拾分鎳幣試樣,少見,完全未使用

備註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