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莉

對於國學文化,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國學教育呈現出“復興”態勢:開國學院、辦讀經班、建孔子學院、搞國學講座、營造校園“國學味”等等,搞得不亦樂乎,似乎有種盡人皆知國學的氛圍。而盛名之下,真正的國學知識對於中國文化究竟意味着什麼?筆者前段時間拜訪了當代著名藝術家王澄先生和其弟子李志軍博士,並有幸參觀由他和幾位弟子共同創建的河南宏光國學博覽館,進而走近真正的國學博覽館。

國學經典,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精髓。後代人通過了解國學經典,可以領悟到許多亙古不變的真理。位於鄭州鄭東新區意中大廈附二樓的宏光國學博覽館是一個公益性文化場館,佔地約二千一百餘平米,其創建宗旨是:“繼聖賢明德之學,求知行合一之用”。可以說,“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華,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命題,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際儒學家金履祥所著《論語集註考證》:“聖賢先覺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後覺所以效之。”這是說,先知先覺的聖賢,知而能行,思想與行爲一致,是後知後覺之人效法的榜樣。

在王澄先生看來,國學研究和應用是一門浩瀚無垠的大課題,經過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遺產,既啓發智慧、積澱修養,也適於誦讀、陶冶情操。但是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講,到目前爲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各路名家衆說紛紜,莫衷一是。《重估國學的價值》一文中說:“我們認爲,國學可以理解爲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爲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是,這個廣義和狹義之分,有時世人並不能區分的那麼明顯。這就意味着如果想在國學上有所斬獲,就得進行繁瑣複雜的資料蒐集量和閱讀量。

特別慶幸的是蔚爲大觀的國學知識經王澄先生師徒們五年的挖掘整理,形成一個完整完善的"時間鏈",從中華文化的源頭一路走來,通過清晰有序的時間和文化脈絡,我們看到了幾千年的先賢們在思想和行動中創造了深邃的哲學,創造了對天的信仰。在宗教性的世界觀動搖之後,創造了五行和陰陽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和簡單的辯證思想,提高了人文的地位,創造了中國文化理念的最高準則“道”和“仁”。

看到無數文人的主張,以“仁”爲核心的“恕”以及“德”和“理”,建立起國人的美德和做人的標準。在這裏,國學以時間分段,從先秦經史部、易經、佛學、玄學、文學一直到近現代,其中以儒家哲學爲主流。值得一提的是王澄先生親筆所繪,由弟子宏光國學博覽館副館長劉煒㫞先生撰寫詩讚的“中華二十八先哲”繪像古樸典雅、與衆不同,是本館亮點之一。

國學博覽館主創者王澄先生不僅是著名書法藝術家,還精通醫理。他的學術研究涉及文、史、哲、藝各個領域,同時,他的詩、書、畫、樂的造詣也極爲高深,可以說是博學多才、學貫中西。對於各種光環,平易近人的他淡然一笑,就算是對後生晚輩,也是不恥下問,尊重有加。滿頭白髮,顏容清癯的王澄先生,卻如年輕人般思維敏捷。無論身處何種場合,說到動情處,他總是澹然一樂,謙和敦厚,讓人如沐春風。

子曰:“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王澄先生認爲:“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永恆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可以跨越時空界線。國學文化,上下五千年,代代相傳,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凝聚力特有的紐帶,也是鼓勵無數炎黃子孫振興國家的強大精神力量。直至今日,國學文化在生活中仍然隨處可見,仍然具有其現實意義。”

從他創建的國學博覽館裏,我們看到了國學知識的時代性。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潮流。從文學上來看,從先秦的散文到漢代的賦體,再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它們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潮流和高峯。

他的一席話讓人受益頗深:“我們現在談國學,也要注意它的時代性,不能再回到國學的故紙堆裏去。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多東西都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色彩,我們現代的理念,也跟傳統儒、道的思想相吻合,傳統的忠、孝、仁、勇、禮、義、廉、恥等的精華,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美德,這是一脈相傳的。國學還承載着更多的傳統美德和高尚情感。諸如尊師、好學、崇尚節儉、愛護自然、遵循規律、重視實踐、任人唯賢、珍惜友情、樂觀開朗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寶貴的精神遺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王澄先生在爲人修學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這從他的《半禪堂吟草》中可以窺探一二:

“乾坤扭轉起蒼龍,力挽狂瀾坎坷中”爲第一重境界,意爲在知行合一,勇於探索,敢於承擔; “癡情偶得維摩趣,逸韻猶忘樂聖哀”爲第二重境界, 也是物我兩忘、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思想境界;“所欣天下多賢達,來日當期國學興”爲第三重境界,因爲他看到了國學的未來,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交相輝映,相互襯托,纔是完美的文明,纔是和諧的社會。

“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古往今來,多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爲傳承文脈而明道、示法、修史、護典,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滄海桑田,世事時變。器無恆器,用無固用,道無常道,法無定法。每一個新時代,都會在文化上開闢新的境界,於是也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現象,因此,也就會有新的文脈出現。文脈更替的週期越短,其速度也就越快,而這一切愈發彰顯“繼聖賢明德之學,求知行合一之用”的可貴。

令人感動的是,如今已74歲高齡的王澄先生並沒有忘記肩上的重擔,仍在爲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奔走呼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恰好可以用來讚頌他畢生求索、重現國學經典的學術情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