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隆重開幕,這將是大陸舉辦規模最大的董其昌藝術大展。

本次展覽以上海博物館館藏爲主,同時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海內外15 家重要收藏機構商借藏品,遴選董其昌及相關作品共計 154 件(組)。展覽將延續到2019年3月10日。

晚明傑出的書畫大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思白、思翁,原籍上海縣(今上海閔行區馬橋),後徙居華亭(今上海松江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作爲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啓後、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董其昌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洞察畫壇時弊,以禪喻畫,及時明智地提出與倡導“南北宗論”,並在實踐上充分加以印證,創中國文人畫理論史上又一高峯,翻開了文人畫創作的新篇章。

本次展覽由“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及“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僞”三個部分組成,旨在較好地呈現藝術性、經典性與學術性的統一。

本次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的相關圖書出版物——《董其昌和他的江南》,未來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以“董其昌和他所處的江南社會”爲切入點,邀請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博物與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撰文二十餘篇,內容主要涉及時代背景、地域環境到董其昌的交遊、鑑賞、藝術理論與創作,以及董其昌的後世影響等,全方位呈現出董其昌的生平與藝術成就,有助於引領讀者從多角度深入瞭解董其昌。

全書大致分爲“總論:董其昌與世界藝術史”“晚明的江南”“董其昌與松江”“董其昌的藝術”“董其昌評議”等部分。本書將配百餘幅精美圖片。

- 版權信息 -

編輯:肖小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