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淵源流傳的道醫學說之中,有一種叫做“挑羊毛疔”的祕法,這種治病的方式只被少數人所知曉,而技法的承襲一般也只能通過家族口手相授來傳承。

通過出身於中醫世家,羊毛疔祖傳第六代傳人的老中醫馬青路,我們瞭解到,羊毛疔也叫羊毛痧,也叫羊毛疔瘤。它生長在人體表皮,真皮,皮下組織下的一種像羊毛狀的纖維組織,在道醫的理論之中,羊毛疔的形成等於給病竈和患處之間搭了一架“高速公路”,且阻斷了經絡的正常暢通,印證了“痛則不通,不通則痛”的理論。

這種羊毛疔的成因說來很玄,人體的代謝物一般都可隨着常規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但如遇到風、熱、溼或寒等因素的特殊刺激,使得部分的代謝物凝聚到一起,滯留在真皮下方,遂逐漸形成“羊毛疔”。是一種白色的、細絲狀的,類似於羊毛線一樣的韌性纖維。

祛除羊毛疔的方式以“挑羊毛疔”療法治療,這是一種古老的道醫療法,也是特殊的鍼灸方式,兩千多年前的典籍《靈樞-官針篇》有記載,浮刺者,淺內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

這是一種白色,細的、有韌性的纖維組織,患者表現的病情越重羊毛疔則越粗並且越難挑。挑羊毛疔一定要將這個穴位或部位的“羊毛狀物“挑淨,才能達到"針到病消"效果。

通過挑羊毛疔,可以治療乳腺結節、乳腺增生、痔瘡、胃腸病症、前列腺病症、婦科疾患、心率異常和帶狀皰疹等疾病,時間短,見效快,沒有後遺症,可精準地治療諸多疑難雜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