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國時期的中國留學生們來說,喫飯就成了大問題,很多被逼無奈的知名人士在留學時都違背了「君子遠庖廚」的「古訓」。

國外的大學並不都像國內一樣,有宿舍、有食堂,民國的留學生們常常要自己賃屋而住,或借食於房東,或自覓於餐館。然而對於喫不慣西餐的留學生們來說,中餐館不正宗不說,價格上也要比西餐還貴,唐人街上的中餐館更是實力「坑同胞」,因此,自己做飯常常成爲客居海外的學子們的重要選項。


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劉半農在法國攻讀博士期間,生活條件不好,並且拖家帶口,爲了省錢,他幾乎從不在外面喫飯。幸運的是當地鮑魚等小海鮮比較便宜,甚至便宜到用他來待客會讓人覺得不禮貌的地步。後來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在美國時,還以擅長用「美國特產」做飯而在美國的留學圈中頗負盛名。


即便有錢,想在留學的幾年間一直喫「館子」,也是不容易的。比如在劉半農之前,當時生活條件也算不錯的徐悲鴻、蔣碧薇夫婦就在巴黎留學期間喫了一段時間的「館子」,卻有了以下感慨:「住旅館,喫定時,雖然方便省事,可是天長日久,想想很不合算,於是我們租好了房子,立刻自己開伙。」


著名的散文家、浪漫詩人朱湘被魯迅稱爲「中國的濟慈」。即便是浪漫如斯的一個人,也多次在給國內親友的書信和回憶錄中記載過在國外「喫飯難」的不堪現實。窮困潦倒的他即使自己做飯好像也難以爲繼,身爲南方人的他甚至找各種藉口喫麪度日。直到後來,他發現美國人不喫的豬油很便宜,靠豬油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同樣是在法國,鄭振鐸作爲專家學者短期訪問法國的時候也選擇了「自炊」,但境界就比求學的劉半農高出太多了。除了經濟因素,鄭振鐸更喜歡到飯館裏見識各地美味,然後自己在家嘗試。比如他曾專門去猶太餐館喫「雞雜飯」,回到家用甚至更多的錢做了一道同樣的菜,併成就感十足。


出身名門的民國社會活動家鄭毓秀在法國留學工作十餘年之久,她在巴黎的寓所是可以與林徽因在北京的「太太客廳」相媲美的「巴黎客廳」。有人這樣評價:「鄭爲中國女子留法大學畢業第一人……家本殷富,人復開通,所居結構絕佳,家皰優精,座客常滿……人目爲社交之花,或稱爲使館第二,華人遊法京者,無不嘖嘖道鄭女士也。」


與前面提到的相比,趙元任可以說是很有口福了,他的妻子楊步偉以廚藝而聲聞美邦。抗戰期間,楊步偉就在耶魯大學所在地紐黑文賣中餐爲國賑災,要知道當時整個紐黑文地區連中餐館都還沒有。當時美國的批發市場上,雞翅、雞胗、雞肝等食材幾乎是不要錢白送的,她就靠這些東西讓趙元任家的客廳也常常高朋滿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