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上關於體制內收入的帖子裏,許多人常常各執一詞,有的說公務員待遇好的,有多少福利、獎金、津貼補貼。基本上來說,說公務員待遇好的,都是非體制內的,他們是靠想象和傳言,認爲公務員等同於官員。

原標題:爲啥體制內的人感覺特別有錢:生活特滋潤呢?

現如今很多人都羨慕那些當公務員的朋友,總認爲他們各方面都很好。其實很多公務員幹了幾十年,也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科員而已,工資收入也很一般。而且當公務員,除非你能力特別強,否則想要快速升級的話,也是比較難的,所以很多人熬了一年又一年,最後也沒能熬上去。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熬了28年,終於做到副科,公務員曬出3月份收入,以爲看錯了,網友:說出來別不信”!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網友說自己參加工作28年了,到現在也只是副科,而他3月份的總收入才5千多,再把公積金等費用去掉之後,發到手的工資只有4千多。也許很多人會問爲什麼工資會這麼低,但爲啥體制內的人感覺特別有錢?生活特滋潤呢?

網上關於體制內收入的帖子裏,許多人常常各執一詞,有的說公務員待遇好的,有多少福利、獎金、津貼補貼;也有說公務員待遇差的,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

基本上來說,說公務員待遇好的,都是非體制內的,他們是靠想象和傳言,認爲公務員等同於官員。他們心裏想的是,你看媒體報道的那些官員動不動就貪污幾千萬上億,公務員待遇能差嗎?

而抱怨公務員待遇差的呢,基本上都是體制內人員,尤其是不發達地區的基層公務員,他們確實拿着非常低的薪水,甚至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錢。上有老,下有小,還要還房貸,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比較大。

關於公務員的待遇方面和單位選擇方面,可以給大家一個大致的參考,就是儘量不要報不發達地區的公務員,儘量不要報基層的公務員,尤其是縣一級和鄉鎮一級,儘量不要報冷門的清水衙門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