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2日上午,京劇馬派名家朱強先生收徒青年老生演員張凱拜師儀式在“夜上海”餐廳舉行,這是朱強先生“首開山門”。

九十六歲高齡的馬連良先生弟子遲金聲、葉派掌門人葉少蘭、京胡演奏家燕守平、馬連良先生愛女馬小曼,京劇藝術家葉蓬、李長春、譚孝曾、閻桂祥、趙葆秀、趙書誠、羅長德、黃德華、葉金援、李文才、譙翠蓉、清華美院教授李燕,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黨委書記劉勝利、副院長李師友、長安大戲院總經理趙洪濤、梅蘭芳藝術基金會祕書長周鐵林、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遲小秋、梅蘭芳京劇團團長李宏圖、長安大戲院副經理侯瑩、馬連良先生親屬馬崇傑、王椿立、馬龍、馬季彤,譚元壽先生公子譚立曾,京劇名家陳俊傑、黃柏雪、高彤、梅慶羊、高雲霄、倪勝春、王葳、沈媛、甄瑞芬、汪嘉穎、朱虹等以及特地從遷安、貴陽趕來的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梨園界的喜事。

朱強是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曾受教於尹月樵、遲金聲、馬崇仁等馬派藝術大家,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學津首開山門的大弟子。擅演劇目《羣借華》《龍鳳呈祥》《四進士》《蘇武牧羊》《春秋筆》《火牛陣》《清風亭》《胭脂寶褶》等。在京劇經典大戲電影工程中領銜主演拍攝了馬派名劇《趙氏孤兒》和《秦香蓮》。並參與創作排演了《宰相劉羅鍋》、《驛亭謠》等新編歷史劇,開先河創作演出了小劇場實驗京劇《馬前潑水》。

朱強此次收下的徒弟張凱是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優秀青年老生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曾獲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銀獎,2017年被劇院評爲青年領軍。師從陳德俊、袁振林、王世續、馬長禮、朱秉謙、李崇善、李光、李文才、董玉傑、馬玉璋等京劇名家,2009年拜京劇教育家葉蓬先生爲師,近年來跟隨朱強先生學習馬派藝術,頗有成績。擅演劇目《趙氏孤兒》《龍鳳呈祥》《紅鬃烈馬》《烏龍院》《春秋筆》《珠簾寨》《三孃教子》《狀元譜》《打嚴嵩》《戰宛城》《百涼樓》《杜鵑山》《沙家浜》等。2008年創排了新編小劇場京劇《浮生六記》,2017年復排小劇場京劇《馬前潑水》,頗受好評。

拜師儀式上張凱首先表達了對馬派藝術的敬仰以及拜師意願,向一直關心照顧並傳授技藝的諸位師長親友表達了真摯的感謝。

隨後,張凱向朱強先生夫婦行拜師大禮。張凱送給師父的禮物是金石書畫大家張海若的扇面(張海若先生曾與馬連良先生有過從,併爲馬先生設計“車馬人”等標誌性的舞臺美術圖案)。朱強贈送弟子的則是自己親手一針一線加工製作的“私房鬃網子”,凝聚着馬派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傳遞。

朱強先生在致辭中深情回憶了多年來藝術生活中受到老領導、諸多老師的關懷與愛護,寄語張凱努力學習、藝術精進。

李苦禪先生公子、清華美院教授李燕先生向師徒贈送墨寶,講述苦禪先生與京劇界的情緣以及家人對馬連良先生藝術的崇敬。

張學津先生夫人張麗敏女士一直關心此次拜師,委託弟子高彤致賀並贈送禮物。馬連良藝術研究會負責人馬龍向師徒贈送馬先生照片、手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黨組書記翟惠生先生也發來賀信,勉勵張凱要學演有馬派的魂、有馬派的神、有馬派的故事的馬派藝術,才能使觀衆得到心靈上的滿足。譚元壽先生委託他的公子譚立曾先生帶來了祝賀,講述了譚家三代人與馬連良先生的深厚情感。

北京市文化局黨組成員、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發言中強調了馬派傳承在北京京劇院的重要地位,此次拜師也揭開了北京京劇院藝術傳承的新篇章。

葉蓬先生是張凱的第一位師父,葉先生強調“轉益多師”是梨園行的優良傳統,所以他很支持張凱拜在朱強門下,他從當年同時拜師楊寶忠與李少春兩位先生的親身經歷談起,講述了葉家與馬派幾代人的藝術淵源,希望張凱肩負好“馬派第四代傳人”新身份,在藝術上有更新的成績。

朱強向遲金聲先生學戲已經三十年了,有着深厚的感情,耄耋之年的遲金聲先生親到現場祝賀這對師徒,希望二人“尊師愛徒”,在傳承馬派的同時也要尊重其他藝術流派,學習流派的藝術精神,期待張凱的彙報演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