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不是一类药。可是,医生知道,病人不知道。病人觉得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反正都是血栓,你们不是说吃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吗?

平时,经常有房颤、静脉血栓的患者来看病,你跟他(她)说,需要“抗凝治疗”;他(她)说,医生,我吃阿司匹林了!

可是,阿司匹林真是抗不了静脉(房颤)的血栓!

因为,同样是血栓,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成因不同。所以,都是抗血栓,抗动脉血栓和抗静脉血栓的用药也不一样。

那静脉血栓、房颤血栓由谁来抗?

抗凝药物。

以前在“同样是血栓,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成因不同、(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栓,抗的是血小板,防的是动脉血栓、长途之旅久坐卧,勤动腿脚防“血栓”!”等文章里介绍过,动脉血栓主要是血小板激活、聚集引发的,而静脉血栓,主要是由于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增多引起来的。这样,动脉、静脉血栓的成因不同,治疗当然也就不同。动脉血栓防治要抗血小板,静脉血栓防治要减少纤维蛋白产生。因此,抗动脉血栓可以用阿司匹林,抗静脉血栓就得用抗凝药物了,而溶栓,用的是促使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

在人体,凝血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出血很危险,凝血要很快速,所以人体里就有这么一整套的凝血反应机制。凝血过程由点到面,从一开始凝血被激活到各级凝血因子都参与进来,是一个快速传递、逐级放大的过程,医学上叫做“凝血瀑布”。

在这个凝血瀑布过程中,不同原因的出血,开始凝血的启动有些不一样,但是到了后来,凝血过程的最后一段,形成血栓是一样的,有点儿“殊途同归”的意思。我们说过,血栓到最后都是纤维蛋白结成的网把血细胞网罗住形成的。纤维蛋白是哪儿来的?是“凝血酶”促成的;凝血酶又是怎么活化的?是一种叫做“Ⅹa因子”的凝血因子促成的。因此,在这段共同的凝血过程中,Ⅹa因子很关键。

抗凝血药是分别阻击处于凝血瀑布中不同位置的凝血因子的。有的药管得宽,对多个凝血因子起作用;有的很单一,只针对某个凝血因子,作用、用途也就不一样。这也是有历史的,开始的抗凝药都是作用多个凝血因子的,后来研制的抗凝药,就是有针对性的、单一针对某个凝血因子起作用,更加精准了。

抗凝药有注射的、有口服的,我们的重点是口服的。

注射用的抗凝药,最常用的就是肝素、低分子肝素了。这类药作用的凝血因子比较多,抗凝作用的范围也比较广,可以抗静脉血栓,也可以抗动脉血栓。所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可以用,溶血栓后需要用,治疗静脉血栓也需要用。

还有有一种由低分子肝素里截出来的小片段制成的药叫做“磺达肝癸钠”(安卓),作用就比较单一,就只对凝血过程中的凝血因子“Ⅹa因子”起作用。

这些药都是注射药物,一般都是在医院注射的。

重点是口服的抗凝药。

最早最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瓣膜病(换瓣)的病人、房颤病人、静脉血栓患者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

这个药以前在“心脏房颤如何药物防血栓?经典药物,对抗维生素K而抗凝!”中也介绍过。这个药是对抗身体里维生素K的。因为维生素K是很多凝血因子合成的原料,对抗了维生素K,就抑制了好几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凝血就受影响了(其实,老鼠药也是这个道理,老鼠药中毒就会出血,也要用维生素K去解救的)。不仅如此,华法林还可以对抗血小板,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效。

这个药的好处是用药历史长,临床掌握了相对安全的用药窗口;价廉,容易获得;可以用于静脉血栓、房颤血栓、瓣膜病血栓的抗凝治疗;有可以对抗的药物——维生素K。

缺点呢,就是这个药的治疗窗比较窄(有效范围小),量小了无效,量大了容易出血,有点儿“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又容易受很多食物、药物影响,药物的作用就那么稳定,需要监测,所以用药受到限制。不过需要监测、可以监测也不全是不好,可以监测就可以掌握药物在身体里的情况,便于发现问题、调整药物剂量。

现在有些疾病还必须得用这种药,比如心脏瓣膜病的房颤、换瓣术后。因为其他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还不确定。

近年来新型的口服抗凝药有“**沙班”类如利伐沙班(拜瑞妥)、阿哌沙班(艾乐妥)、艾多沙班等和达比加群酯(泰毕全)等(房颤抗凝,看新型口服抗凝药!)。

“**沙班”类药物属于Ⅹa因子拮抗剂,就像前面说过的注射用的磺达肝癸钠一样,只是这是口服药物。因为Ⅹa因子在共同凝血通道中处于上级地位,所以抑制了Ⅹa因子就能起到明显的抑制血栓的作用。这类“沙班”类药物早先用于骨科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后来经过不断地临床验证,又用于预防房颤血栓;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利伐沙班(拜瑞妥)对冠心病也是有效的。

达比加群酯(泰毕全)这种抗凝药是直接对抗凝血酶的。抑制凝血酶,就抑制了纤维蛋白形成,在形成血栓的最后一个环节被阻止了。达比加群酯可以用于房颤血栓、静脉血栓抗凝,但还不能用于冠心病人。

这些新型药物的好处是,药物在身体里的代谢过程比较稳定,因此疗效也比较稳定,受到食物、药物的影响比较少(但也是有的),这样在服药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监测。

但是不监测也不全好,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会有差异,也还有一些药物相互作用不一定就发现了,所以慢慢地也有了一些监测的指标。还有就是缺乏对抗的药物。像达比加群酯现在有了对抗的药物,利伐沙班这一类的就得用凝血因子了。再有就是药物价格贵一些。

所以,预防动脉血栓可以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房颤血栓,就得用抗凝药物了,这一点一定不要搞错。预防静脉血栓、房颤血栓,吃阿司匹林没有针对性,不获益,这些都已经被医学研究证实了。

#清风计划# @头条健康@健康真相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