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如你现在选择回成都,过一段时间你大概率还是会回到上海来的,因为你会感觉成都的工资不够用,房贷还贷压力大。还有80%的人呢,在30岁前后,会一直待在上海工作,他们一般会和伴侣商量一下,结合双方父母的意见,举全家之力,商量着第一套婚房买在哪个地方,一般为工作的周边,比如上海的安亭,以及周围的嘉兴、昆山、太仓,先付个首付,然后在34岁左右,把一方的父母接过来,接送孩子上学。

最近,城市选择的问题,比较多。

比如有人提问:幽哥,我是2019年应届毕业生。坐标在上海一所普通二本学校,老家是成都的。现在面临毕业选城市的抉择,个人是想回成都的,因为上海买不起房子了,成都那边之前买了一套房子,上海周边的房子房价也很高。但是,又觉得上海工资会高一些,从长远来看,应该如何做选择呢。现在就回成都,还是工作3-5年再回去,还是努力赚钱争取在上海周边小城市买房子?

来看下解答:是否毕业后就回老家,则是个常见问题。这里要分清楚“老家”的概念,大多数年轻人,会错将老家的省会当作自己的老家,或者将老家所在的整个省,都当成了自己的老家。

其实,有个原则:离开父母所在地(你的出生地)一个小时车程以内(100公里内)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老家,否则不能当天上下班往返,那不叫老家,也是异地就业。

再看统计规律。

你之前的学长学姐,是这样分布的:6-8%的人回去,并在小县城里面待下来了;12-14%是回到老家的省会,比如武汉、成都;还有80%的人呢,在30岁前后,会一直待在上海工作,他们一般会和伴侣商量一下,结合双方父母的意见,举全家之力,商量着第一套婚房买在哪个地方,一般为工作的周边,比如上海的安亭,以及周围的嘉兴、昆山、太仓,先付个首付,然后在34岁左右,把一方的父母接过来,接送孩子上学。

房子一定要买在市中心,或者买在镇中心,这样3公里内有个小学、初中、高中,有个大学就更好了,楼下有很多饭店,2公里左右有个大型的购物广场,培训学校,这样接送小孩方便,而且比较宜居。

在36岁前后,你和你的伴侣如果还在核心城市(比如上海、深圳)工作,你们工资都上去了,可以把第二套房子置换到上海来,或者老家。

38岁前后,可以在老家省会成都,购买第三套房,投资用。你们这个时候夫妻双方各自有个40-80万一年,大概比你们的同龄人富裕4-5倍,8倍也有可能。

假如你现在选择回成都,过一段时间你大概率还是会回到上海来的,因为你会感觉成都的工资不够用,房贷还贷压力大。所以建议留在上海。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这样两句话:大城市赚的多花的多,余下来的也多;用上海的工资还成都的房贷可以还2套,而用成都的工资还成都的房贷,一套都够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