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三四

我们都知道晚清的中国就如同沉睡中的雄狮,人人欺辱,我们在悲愤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同时,更加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嗤之以鼻,这些外国人不仅用鸦片强力打开了我国的大门,更是通过殖民侵略的方式,对我国资源进行大肆的掠夺。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实,都记载着中国历史上。我们本以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我国展开掠夺之后,会心存一点点怜悯。但我们还是低估了帝国主义的野心和残忍,他们的目的不仅是奴役我国,更想对这种侵略奴役行为进行美化;一边用坚船利炮鸦片等侵害我国利益,一边用虚构歪曲的宣传,丑化晚清,借此使得外国人民错误的看待,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行为。

我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简单的空穴来风,英国的一个名叫萨克斯·罗默的作家,就曾经走过这种歪曲历史,美化英国资本主义侵略行为的野路子。事情起因是,这个英国作家好好的书不写,偏想走野路子,写了一本关于清朝人的书,这个清朝人很奇怪,他有一个奇怪的中文名字“傅满洲”还有一张奇怪的脸和奇怪的穿着。

这些奇怪的野路子因素出现在小说中本身并不稀奇,但是,这个英国作家却用这些野路子的因素塑造了一个,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生的清朝恶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英国作家创作“傅满洲”形象的时间是1913年,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不简单了。

我们在查询资料时发现,很多网友将“傅满洲”看作是外国人恐惧华人的因素。这种想法是存在误差的,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基于“本事原志”探求历史真相的原则,我们开始查阅《清史稿》查阅关于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我们始终相信,探究历史现象的本源,就应该将这件事放回历史中,用当时的眼光,看待事件,这样才是尊重历史的态度。

经过仔细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结论:

第一,傅满洲这个由英国作家洛莫尔瞎走野路子,虚构出来的清朝人物,设定的出生时间是在1840年,当时正值道光二十年,当年在渐入颓势的清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发动了对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败于英国,而且在2年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一年,是晚清政府开始走向丧权辱国,晚清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英国作家发表《傅满洲》系列小说的时间是在1913年,这一年民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开幕,这是一个让人意外的时间点,这一年民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反袁行动,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也很高。在辛亥革命之后,晚清政府走向灭亡,统治中国数千年的腐朽封建统治也正式走向灭亡,中国人民终于有望迎来现代民主,摆脱以往的半殖民半封建境地,睁眼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开始审视近代中华民族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也开始向世界发出呼声。这时候,英国等西方国家,却发表了以丑化清朝的人物,其意味微妙。

我们分析,这两个关于“傅满洲”的关键因素发现,这个英国作家走野路子,居心叵测的发表丑化清朝的小说,根本目的并不是他自己所说的““没有创作灵感”,仅用傅满洲的形象来丰富文学创作”。其本质是为了借丑化清朝的方式,间接地美化英国对我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淡化针对我国签订的不平条约,进而达到歪曲历史和种族歧视目的,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其走的野路子不可谓不惹人鄙视!

那么,以这个英国作家走的野路子,歪曲历史的行为是否达到目的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辩证的来看待,在以往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这个英国作家的行为显然达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当前社会,信息沟通相对充分,这种歪曲历史的行为相对被弱化,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有一些网友作者会浅显的看待“傅满洲”现象,将其简单的看做外国人恐惧清朝的因素。究其原因是不能探究历史背景,不能深入寻找历史本源。这也进一步启示我们,历史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粗浅的理解,更不能随意歪曲,尊重历史,珍视历史是每一个有担当国人的责任!你认为傅满洲的作用是什么?欢迎参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原创!)

单选 | 傅满洲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