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中国毛笔

中国毛笔起源,可上溯至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所谓“毛笔”,指把动物毛绑扎在枝条上书写而已。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从史前的彩陶花纹、 商代的甲骨文等都可寻到毛笔的迹象。殷王朝青铜器上的“金文”,商代骨片上“甲骨文”,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等,其文字和图案,线条匀称而流畅,是一种类似毛笔的软性工具描写而成。

战国时期《庄子》一书中,也曾有“众史皆舐笔和墨,是以毫染墨也”的记载。东周在竹木简、缣帛 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 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历史上,有蒙恬造笔之说。秦将蒙恬率军伐楚,南下楚地,因见兔毛甚佳,就用来制笔,毛笔就此诞生。据考古发现,早在蒙恬以前就已有毛笔,蒙恬参以己意,加以改良毛笔。采用“以竹为管、纳毛以腔”、 “兔毛为柱、羊毛为披”的改良制法,终成独特工艺。自秦后,历朝历代制作的毛笔,根据书写、书画、工艺的需要,都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古墓中,发现战国时期楚国毛笔。其笔头用兔毛包扎在笔杆外围,裹以麻丝,髹以漆汁,笔锋坚挺,是书写竹木简牍的良好工具。这支笔和《物原》记载的“以漆书于方简”十分吻合。

毛笔的别称

古代毛笔,是学问和才识的象征。历代对毛笔的称谓都不尽相同,秦统前,楚国称毛笔为“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等。秦统一六国文字后,根据楚国毛笔名“聿” 加上蒙恬独创的“加竹”(即“聿”字上加竹字头),合成为“笔”,从此就有了“笔”之称谓。毛笔在古时,人们曾经赋予各种别致的代称,至今广泛应用。

魏晋毛笔取消了秦汉笔杆修长、可兼作发簪的形制特点,改为粗而短的笔杆,方便手握书写。

宋代的宣笔,创造了“无芯散卓体现出对毛笔制作的革新和探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