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載體——中國毛筆

中國毛筆起源,可上溯至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所謂“毛筆”,指把動物毛綁紮在枝條上書寫而已。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爲傳統繪畫工具。

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爲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爲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從史前的彩陶花紋、 商代的甲骨文等都可尋到毛筆的跡象。殷王朝青銅器上的“金文”,商代骨片上“甲骨文”,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等,其文字和圖案,線條勻稱而流暢,是一種類似毛筆的軟性工具描寫而成。

戰國時期《莊子》一書中,也曾有“衆史皆舐筆和墨,是以毫染墨也”的記載。東周在竹木簡、縑帛 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 目前發現最早的筆。

歷史上,有蒙恬造筆之說。秦將蒙恬率軍伐楚,南下楚地,因見兔毛甚佳,就用來制筆,毛筆就此誕生。據考古發現,早在蒙恬以前就已有毛筆,蒙恬參以己意,加以改良毛筆。採用“以竹爲管、納毛以腔”、 “兔毛爲柱、羊毛爲披”的改良製法,終成獨特工藝。自秦後,歷朝歷代製作的毛筆,根據書寫、書畫、工藝的需要,都進行了不斷地完善和創新。

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古墓中,發現戰國時期楚國毛筆。其筆頭用兔毛包紮在筆桿外圍,裹以麻絲,髹以漆汁,筆鋒堅挺,是書寫竹木簡牘的良好工具。這支筆和《物原》記載的“以漆書於方簡”十分吻合。

毛筆的別稱

古代毛筆,是學問和才識的象徵。歷代對毛筆的稱謂都不盡相同,秦統前,楚國稱毛筆爲“聿”,吳國稱“不律”,燕國稱“弗”等。秦統一六國文字後,根據楚國毛筆名“聿” 加上蒙恬獨創的“加竹”(即“聿”字上加竹字頭),合成爲“筆”,從此就有了“筆”之稱謂。毛筆在古時,人們曾經賦予各種別緻的代稱,至今廣泛應用。

魏晉毛筆取消了秦漢筆桿修長、可兼作髮簪的形制特點,改爲粗而短的筆桿,方便手握書寫。

宋代的宣筆,創造了“無芯散卓體現出對毛筆製作的革新和探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