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大猷以伍端部衆爲先鋒,官軍隨後,在鄒塘包圍了倭寇,一晝夜連破三處倭寇巢穴,焚死、斬殺倭寇四百多人,又在海豐大敗倭寇,倭寇全部逃到崎沙、甲子等處,搶奪漁民船隻向大海方向逃去。這裏的大意是說,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原本是明末崇禎年間的一名大海盜,也就是繼吳平被剿滅之後盤踞南澳島的又一名倭寇。

前面我說過,南澳是全中國歷史古蹟和自然景觀保存得最好的地方,要是完全脫離歷史來看南澳,就會大大折扣。

位於雲澳灣對面的塔嶼和獵嶼,蘊藏的歷史掌故最多,而且很複雜,去之前需要多花點時間補充歷史知識。

塔嶼和獵嶼,緊靠吳平寨,登島必須從吳平寨碼頭上船。而吳平寨的名字,就起源於明代一個被視爲倭寇的著名的海盜。

先來讀一段《明史》中的《戚繼光傳》和《俞大猷傳》。

《戚繼光傳》裏面有一段記載,翻譯成白話就是:

------------------------------------------------------------------------------------------------------

次年二月,倭寇餘黨又糾集新來倭寇一萬多人,圍困仙遊三日,戚繼光在城下擊敗倭寇,又追擊倭寇於王倉坪,斬殺倭寇數百名,倭寇多墜落峽谷而死,剩下的數千人逃奔到漳浦蔡丕嶺。戚繼光分兵五路,身帶短兵刃爬崖而上,俘虜、殺死倭寇幾百人,倭寇殘餘於是掠奪漁舟船逃往海外。很久之後,倭寇從浙江進犯福寧,戚繼光督率參將李超等擊敗倭寇,乘勝追殲永寧倭寇,殺倭三百多人。不久與大猷在南澳擊敗吳平,並征討不肯降服的吳平餘部。

------------------------------------------------------------------------------------------------------

《俞大猷傳》有一段記載,翻譯成白話:

------------------------------------------------------------------------------------------------------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俞大猷調任南贛。四十三年改任廣東。當時潮州倭寇二萬人與大盜吳平相互支撐,而藍松三、伍端、溫七、葉丹樓等人則經常在惠州、潮州一帶劫掠。福建則有程紹祿禍亂延平,梁道輝騷擾汀州。俞大猷以自己的威名震懾這些爲非作歹者,他單騎闖入程紹祿駐地,督促程紹祿回到山寨,並要程紹祿將梁道輝趕回去。程、梁二人最後被另一支官軍消滅,惠州參將謝敕與伍端、溫七作戰失利,謝以“俞家軍”來了恐嚇對方,伍端聽說,趕忙帶着一幫山寨的酋長回去了。不久,俞大猷果真來到惠州,擒獲溫七。伍端自己負荊請罪,請上陣殺倭以彌補自己的過失。俞大猷以伍端部衆爲先鋒,官軍隨後,在鄒塘包圍了倭寇,一晝夜連破三處倭寇巢穴,焚死、斬殺倭寇四百多人,又在海豐大敗倭寇,倭寇全部逃到崎沙、甲子等處,搶奪漁民船隻向大海方向逃去。倭寇船隻在海中多遇風沉沒。僥倖脫險的二千多人,退守海豐金錫都。俞大猷將其圍困達兩月之久,倭寇糧盡,意欲逃去。副將湯克寬設兵伏擊,親自殺死倭之悍將三人。參將王詔等人隨後趕到,倭寇遂被擊潰。於是移師潮州,依次降伏藍松三、葉丹樓。並派人招降吳平,將吳平安置在梅嶺。不久吳平又舉兵反叛,建造戰船數百艘,聚集部衆一萬多人,築起三座城池固守,經常在濱海地區劫掠。福建總兵官戚繼光攻擊了吳平,吳平逃往南澳。四十四年秋天,吳平進入福建,把總朱璣等人在海上陣亡。俞大猷率水兵,戚繼光領陸軍夾擊吳平於南澳,大敗敵人,吳平僥倖留了一條性命率部脫逃,逃到了饒平鳳凰山。戚繼光留守南澳,俞大猷的部將湯克寬、李超等跟蹤追擊,卻連續爲敵人所敗,吳平又掠奪民船流竄海上。閩、廣的巡按御史紛紛上疏責難,俞大猷因此受到撤職的處分。吳平終爲湯克寬追擊遠逃,再不敢上陸劫掠了。

------------------------------------------------------------------------------------------------------

讀完以上歷史,也就明白吳平寨的來歷。

但以上北京知識還不夠,還要讀一段明末清初一段的關於鄭成功的歷史。

《清史稿.鄭成功》裏面有一段:

------------------------------------------------------------------------------------------------------

鄭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

父芝龍,明季入海,從顏思齊爲盜;思齊死,代領其衆。崇禎初,因巡撫熊文燦請降,授遊擊將軍。

順治二年,師下江南,鴻逵兵敗,奉唐王聿鍵入福建,與芝龍共擁立之,皆進侯;封芝豹伯。未幾,又進芝龍平國公、鴻逵定國公。

芝龍嘗娶日本婦,是生森,入南安學爲諸生。芝龍引謁唐王,唐王寵異之,賜姓朱,爲更名;尋封忠孝伯。

三年,貝勒博洛師自浙江下福建,芝龍撤仙霞關守兵不爲備;唐王坐是敗。博洛師次泉州,書招芝龍;芝龍率所部降,成功諫不聽。芝龍欲以成功見博洛,鴻逵陰縱之入海。

四年,博洛師還,以芝龍歸京師,隸漢軍正黃旗,授三等精奇尼哈番。成功謀舉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數千人。

------------------------------------------------------------------------------------------------------

這裏的大意是說,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原本是明末崇禎年間的一名大海盜,也就是繼吳平被剿滅之後盤踞南澳島的又一名倭寇。但鄭芝龍顯然更狡詐,後來歸順了朝廷。可惜趕上明王朝大廈將傾,不久,清兵入關,崇禎皇帝朱由檢把自己吊死在紫禁城後一個小山坡上。朱由檢的一位親戚,同樣也是朱元璋的後人,一位名叫朱聿鍵的人竄出來,自立爲帝,建立了南明小朝廷。鄭芝龍因爲有兵有錢,擁立朱聿鍵有功,被封了侯。鄭芝龍曾經流竄日本,娶了一名日本女人,生了一個兒子,字叫森,長大後,森被帶到中國。鄭芝龍把這個兒子引薦給南明小皇帝,皇帝很喜歡他,就賜姓朱,這就是鄭成功,所以後人把鄭成功叫國姓爺。

後來,清明率領大軍圍剿南明小朝廷,鄭芝龍又一次見風使舵,不顧鄭成功的勸阻,投降了清兵。可是,清兵並沒有優待鄭芝龍,反而把鄭芝龍的日本老婆,也就是鄭成功的母親姦殺了。

鄭芝龍忍氣吞聲,苟活於世,鄭成功則跟父親決裂,起兵反清。然後,纔有了南澳募兵的故事。

今天,我們在深澳鎮的總兵府前,不僅能看到鄭成功的雕塑,還能看到一棵募兵樹,深澳鎮的小巷子裏面還有鄭芝龍牌坊。

吳平寨前的獵嶼上,不僅有戚繼光、俞大猷駐軍留下的城牆,也有鄭成功訓練水兵留下的兵營。

以前很多次路過深澳,遠遠看到對面的獵嶼、塔嶼,內心就萌生一種登上去的衝動。只是不知道從哪裏上去。

南澳島伸出南海中央,經常有大風大浪,但深澳前的這一片海灣,在獵嶼、塔嶼的庇佑下,永遠是那麼平靜。這裏的海域,總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白色浮標,遠遠看去,就好像一羣白鷺棲息在海面,其實,那是村民在養殖生蠔。

生蠔怎麼能浮在水面養殖?我沒見過,也一直很好奇。

今天,終於可以一探究竟了。

朋友介紹了一位經營水上餐廳的老闆,約好早上去吳平寨碼頭接我們。

這位老闆本是一名老師,爲養家餬口,兼職經營水上餐廳,名字叫“天星魚排”。

剛上他的小船,感覺很簡陋。簡直就是一塊木筏,上面裝了一個發動機而已,但很靈活,也很平穩。估計操控駕駛這樣的發動機是一門技術活。

在吳平寨跟獵嶼之間的這片水面跟湖水一樣平靜,上面也佈滿了小船、養殖網箱和水上餐廳。老闆跟周圍的人似乎都很熟,一路幫別人運送了很多貨物,最後才帶我們來到他自己的餐廳,也就是被稱爲“魚排”的地方。

這是一個浮在水面的方形的木屋,面積夠大,有房間,有廚房,有大廳,還有存放活海鮮的網箱,裏面有龍蝦、皮皮蝦、竹節蝦、螃蟹、鮑魚、石斑魚,等等。水上漂浮的房子,當然是沒法佈設電線,猜猜用什麼解決?太陽能!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足夠提供照明電源,只是到夏天沒法裝設空調!

我更感興趣的是魚排四周的養殖場!

第一次,我近距離看到海面的白色浮標下面,沉在水底的一串串生蠔。老闆說,生蠔生長緩慢,最起碼要一年才能收穫!

老闆有兩個孩子,還有一個侄女,週末都一起來魚排上釣魚玩。

魚排四周,只要放下線就能釣魚!甚至不需要魚竿,一個塑料瓶,纏一圈線,用小魚做釣餌就行。

小朋友告訴我說,這裏還能釣到十幾斤的大魚,有時把線都咬斷了!

果然,我們剛放下線,就釣到一條小石斑魚!

我站在魚排上,環顧四周,不只是看到海面的生蠔養殖場,還看到密密麻麻的魚排,很多人在上面來回走動。老闆告訴我說,那是人家在養殖一種珍貴的魚:赤嘴鮸,也就是常說的黃脣魚!有些魚排上,還有兇猛的狗在看管。

老闆還說,赤嘴鮸雖然很賺錢,但風險太大,偶然死掉一條損失就很慘重,所以,現在很多人寧願架着魚排出去釣魚、下網也不願意養魚了。

這時,我想起一句話:“富人眼裏的世外桃源,窮人眼裏的苦不堪言!”我以前遠遠看到海面的美景,對這裏的人很羨慕,真實瞭解他們的生活,才知道這些美景背後的辛酸!

不過我今天,的確是爲欣賞美景而來!

先去登塔嶼。

塔嶼只是一座很小的島嶼,但山上樹木蔥鬱,四周岩石環繞,頂上這個塔,只是本地村民用石頭壘起的一座簡陋的建築,塔頂毫無雕飾,據說村民的本意是爲鎮妖驅魔,卻創造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從海面遠望,這個小島真像是平置在玻璃檯面的一頂王冠!

我突然想起劉禹錫的詩句:“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要是拿洞庭湖跟這裏相比,那就差太遠了!

這只是我偶然定位於此、偶然捕捉到的南澳的一個視角而已!

等我們的小船靠近塔嶼之後,才發現爬上去是很難的。環島都是礁石,簡直無法落腳。鼓起勇氣,小心翼翼踩着複雜的礁石上岸了,攀着樹根爬上一個陡坡,眼前又是叢生的荊棘。我沒有料到登島之路如此艱難,我竟然沒穿長褲,剛走幾步,腿就被帶鋸齒的草葉劃傷了。我不敢繼續爬了,只能從下面往上拍了幾張照片。

實在太可惜!下次一定要多帶幾個人,裝備充足了再來挑戰塔頂!

回到底下,意外發現一片小沙灘,我斗膽下水,看到裏面好多石斑魚在游來游去,就跟我以前釣到的石斑魚差不多大小!難怪我那麼容易就釣到它們,原來水底這樣的魚實在太多!

從塔嶼上回來之後,我們上了獵嶼。

本來以爲獵嶼面積大,上面還有古城牆,應該有路上去,結果還是很悲催!

剛上島,就找不到路,我只得找一根粗木棍當開山刀用,使勁敲打枯樹藤條,總算上了山坡,找到一處古城牆的遺址,但距離鄭成功的兵營,應該還差很遠。

最後,我只能放棄繼續爬山,另外開闢一條路下到海邊,發現這裏的海灘,到處都是野生的生蠔,泥沙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細螺絲。

上不了山,找不到鄭成功或者戚繼光的兵營,我只能在山下海灘上坐一會。

這裏真安靜,除了漁民就不會有其他人過來了,雖然對面就是繁忙的環島公路,但一般的遊人只能懷着羨慕遠眺這個島嶼了!

以前我說過,南澳島的歷史古蹟、自然面貌保存得最完好,此外,這裏的民風,這裏的人心深處的最純潔的部分受到的污染也最少!要是在北方的旅遊景區,或者在更南方的海南島,一般遊人都要處處設防,千奇百怪的陷阱等着你往裏跳!但在這裏,完全不用擔心別人坑你!

我們喫飯的時候,感覺消費金額太少,有點對不起老闆如此熱情的服務,加上老闆一整天也等不到幾個客人,就說加半斤皮皮蝦,老闆竟然說:“你們兩人,四兩夠喫了!”

我們在喫飯的時候,看到老闆的女兒在一邊烤魷魚,就說:“我們也來一份烤魷魚吧!”等我們喫完飯,臨走的時候,老闆竟然把烤好的魷魚打包送給我們,免費!

這地方,下次一定再來,就算只是來喫飯也值得!

最後借用專業人士的圖片發幾張南澳美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