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曉風

圖片 |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樂濤

8月8日深夜12點,立秋後的悶熱似乎更甚,南京南站夜班公交Y16路的始發站臺,代駕雷師傅汗流浹背地趕到,利索地摺疊好電動自行車,登上即將準點發出的公交車,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寶刷卡,熟練地一氣呵成;司機老王掛檔起步,車子緩緩駛出站臺,夜色四合之下,他們的工作纔剛剛開始。

從江南到江北,

這個城市的夜景沒人比他們更熟悉

夏夜漫漫,當我們在空調房吹着冷氣的時候,像雷師傅這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忙碌着的夜行人還有很多。這些在夜幕下如毛細血管般蔓延在城市各個角落的人們,究竟是如何度過自己的夏夜的?8日晚間11點,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南京南站夜班公交Y16路的始發站臺,準備跟車去看一看這個城市夜行路人的生活百態。

剛剛上車的雷師傅是滴滴平臺的一名兼職代駕,把摺疊自行車在車門處放穩,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剛剛接了個單子到城市南邊江寧區的翠屏山賓館,然後從那邊騎電動自行車騎了五六公里趕到南京南站,坐上公交車往城裏走。雷師傅今年39歲,老家在蘇北鹽城的他已經在南京橋北置業安家落戶,孩子也有10多歲了。他白天另有工作,每天晚上出來兼職做幾個小時的代駕,掙點外快,大約能接個四五單,然後11點多收工回家。因爲第二天休息,所以8號晚上他多工作了一會,一直到12點才趕到南京南站坐公交車往幾十公里外橋北的家裏趕。

雷師傅的貼身“武器”是一輛看上去很新的摺疊電動自行車,“整車大約20多公斤吧,自己買的,2000多元,以前你們經常看到的那種類似滑板車的小電動車太不安全,現在有規定不準使用了,代駕師傅一般自己都配這種,接到活往後備箱一放就能開車了,到地方再自己騎車去趕下一個單子。”雷師傅很有經驗地告訴記者,“過會車子開出去,上車的十個有八個得是我同行,他們很多都是專職大夜班,碼準了這輛車會經過幾個夜店比較集中的地方,晚上的活兒比較多,能掙不少。”“每天夜裏,我們都在城裏轉悠,哪裏有活兒趴,哪裏的公交車大概幾點到站臺,沒有人比我們更熟悉了。”

半夜接單到八卦洲,

只能在服務區祈禱碰到回城出租

車子在駛出幾站路後進入了城區,上車的乘客多了,果然有不少代駕師傅陸陸續續上車,車廂裏一下子就滿了。這些代駕師傅有的扛着摺疊自行車,也有的直接就是騎着共享單車到公交站臺的。

一位剛剛上車的小黃師傅告訴記者,自己剛剛從新街口附近刷的共享單車騎過來乘車,也有小小的驚喜:平時常用的哈羅單車上裝配了夜燈,騎起來方便多了,而且語音開鎖的時候還有深夜安全提示,感覺很溫暖也很實用。

代駕師傅們互相都很熟悉,上車後有的疲累不已靠在座位上睡着了,也有的開心聊着天,交流一下工作心得,一位小夥子告訴記者,做大夜班代駕生意還不錯,但也很辛苦,尤其是接到一些比較偏遠的單子,比如上次有個同伴接到的單子在半夜開到了江邊的八卦洲,客人到家後,代駕師傅卻沒法回家了:那個地方沒有夜間公交車,用手機喊出租也喊不到,這個師傅剛做代駕不久也不熟悉,稀裏糊塗差點就騎着電動車上了長江二橋,結果被交警攔下來,最後只能在服務區窩着等天亮有公交車纔回來。“其實他也是沒經驗,我們以前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可以到服務區去等回城的出租或者快車、過路車,跟人家打個招呼帶回城。”

一塊漢堡一瓶水,

夜行人的互相體諒讓城市的夜“冬暖夏涼”

半夜,剛剛乘高鐵到南京的年輕女生小姚,抱着一堆剛買的肯德基上了Y16,司機王師傅看着這姑娘像是外地過來的,熱心地招呼她:姑娘你可以刷支付寶乘車哦,這幾天夜間還免費呢。

小姚很開心,坐下來一會後,看看離發車時間還有十分鐘,想想又站了起來走到駕駛座,遞了一個漢堡給王師傅,“師傅你辛苦啦,喫個夜宵唄,我這多呢。”王師傅再三婉拒,最後拗不過還是收了下來。

Y16路率屬於公交四公司汽車一隊,車隊的方書記告訴記者:

這趟公交車是從南京南站到南京西站,橫穿整個南京城,路線很長,夜間每20分鐘發一次車,因此帶客量特別多,尤其是晚上高鐵到南京的乘客們趕不上地鐵了,大多會乘這輛車到市區再“各奔東西”。

車隊一共有7位師傅,每個人每週輪休一天。因爲有很多外地乘客,所以剛剛在南京公交線全面開通的支付寶乘車刷卡就特別方便,很多外地人沒有本地交通卡,又沒帶零錢,司機師傅們總是會提醒說,手機支付寶刷也行的。

記者瞭解到,繼支付寶推出“刷支付寶坐南京公交工作日首筆一分錢”之後,從8月8日到8月31日,每晚11點到清晨6點,南京、廣州、杭州、武漢、西安、天津、鄭州七城用支付寶能免費乘車2次。不論代駕司機,還是早班環衛工人,支付寶希望早起趕路和城市夜歸人們多一些方便,願每人都有清涼而暖心的城市支夜。而目前,南京公交集團全面啓用支付寶掃碼乘車,覆蓋主城、江寧、高淳和溧水等在內的約10000輛公交車、近800條線路。

發車前,王師傅一邊做準備一邊告訴記者,深夜乘客不多,但是小姚這樣的暖心事情其實還不少,也有乘客看師傅開車辛苦,遞上礦泉水的。Y16車程很長,王師傅說自己一整個晚上大約開來回三趟天也就亮了,雖然大夜班比較累,但也很有意思。

“公交車上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這種小小的細節上的互相體諒,讓這個城市的夜也變得‘冬暖夏涼’了。”

一年開310天夜車,

每天只能跟孩子一起喫一頓早飯

Y16路的司機姚師傅今年39歲,已經是大夜班的老司機了。他有點愧疚地告訴記者,自己上了大夜班以來,家裏的事情基本上什麼也幫不了忙,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家長會、輔導學習、衣食住行全是妻子安排,自己每年要差不多開310天的夜班車,每天早上7點多才能回到家裏,這個時候孩子正好起牀準備喫早飯,於是一家人的團聚時光就是這一頓早飯,飯後妻子送孩子去上學,自己矇頭睡覺,中午起來簡單喫點東西,繼續睡覺到晚上八九點鐘,起牀準備出門上班,這時候孩子已經要睡覺了。

深夜公交,

一本“城市支夜”留言簿趣味橫生

深夜的公交車上,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藍色封面的留言簿《城市支夜》,記者好奇地翻開留言簿,發現竟然有不少有趣的留言。

比如有個乘客說“上回把傘丟在車上了,誰拿了吱一聲啊,能還回來就更好啦,傘非好傘,但有我跟老婆滿滿的回憶,我每天都坐這輛車哦。”還有人留言說,“剛纔是我坐在這個位子上,現在換你了,不管你是帥哥還是美女,給我的留言點個讚唄?”

接着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加班夜歸的張女士,她翻着留言簿一邊笑一邊告訴記者,自己是外地人,在這個城市紮根了,現在自己開了一家公司,還在創業階段,加班到深夜是經常的事情。

“都說努力的人運氣不會太差,看着夜公交上這些暖心事兒,開心的留言,有時候感覺一天的疲憊也就慢慢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