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從秦孝公開始,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大踏步行進。之所以會有這麼好的局面,可以說,與秦國執政36年的女人不無關係。這個女人就是電視連續劇《羋月傳》的原型羋氏。

(羋月劇照)

據《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羋”本是楚國貴族的祖姓。但羋氏並非楚國公主,她最多隻能算是楚國貴人之後。

楚國和秦國建交時,羋氏被做爲滕妾送到了秦國,隨同的,還有她的弟弟魏冉。

秦惠文王見她生的模樣齊整,便給了她一個“八子”的位份。

當時,秦惠文王妻妾衆多,“八子”算是後宮中位份低的那一個,可見羋氏並不太得寵愛。

不過羋氏還是生下了三個兒子,這也就爲她日後翻盤創造了機會。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後,新繼位的秦武王把羋氏的長子贏稷送到燕國去做質子,羋氏也被命前往。雖說做質子是春秋戰國時,國與國之間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但是被送出去做質子,卻一定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此時應該算是羋氏的低谷。

羋氏是個很有眼光的人,她在燕國雖爲質子之母,但她憑着她的外交手段,她很快得到了燕國國君的認可。同時,魏冉由於屢獲戰功,在秦國得到了重用。

尚武好戰的秦武王只做了3年國君,便在洛陽舉鼎,絕臏而死。

(秦武王舉鼎)

由於秦武王沒有子嗣,羋氏說動燕趙兩國國君,暗中又和魏冉合謀,最終成功地讓贏稷成爲了秦國的新任國君,是爲秦昭襄王。而羋氏則被尊爲宣太后。

贏稷年少,不能打理朝政,羋氏便代爲執政,這也是史上第一個太后執政的人。

羋氏執政後,先是任命魏冉爲大將軍,讓他負責軍事;又封樗裏疾爲國相,讓他負責國政。這樣一來,軍政大權都集中在了羋氏的手中。

羋氏是個政治手腕很高明的女人。

贏稷雖然繼位,但還是有不少人擁立武王的弟弟公子壯,認爲他是秦惠文王嫡出的兒子,理論上來說,他的血統純正,更應該繼承王位。再加上他的生母惠文後和他的嫂子武文後都很支持他繼承帝位,所以他們不顧贏稷已經繼承王位的事實,也在咸陽稱帝。

(被封太后的羋氏)

一國不能有二君,羋氏命令魏冉率軍攻打咸陽,公子壯兵敗,悉數被誅。羋氏因此鞏固了政權。

隨後,羋氏又在宮中大量安插孃家兄弟及子侄,這樣一來,她的實力空前絕後,無人能撼動。

羋氏是個寡婦,準確地說,她是個風流小寡婦。

義渠與秦國接壤,數次侵擾秦國。由於義渠實力較強,羋氏沒有讓秦軍強攻,而是採取用美色拉攏的態度,主動邀請義渠王入住甘泉宮(羋氏所住宮殿),併爲義渠王生下兩子,撫養成人。

生活久了,義渠王漸漸不把自己當外人,常以甘泉宮男主人自稱。羋氏見他放鬆了警惕,趁機在甘泉宮殺了他,隨後,不等義渠發動戰爭,便命秦軍攻下了沒有首領的義渠,這下義渠的土地也併入了秦國。

還有一次,韓國不堪楚懷王攻打,數次向秦國求救,但宣太后卻置若罔聞。後來,韓襄王只得派靳尚去勸說宣太后。

(被拉攏的義渠王)

宣太后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他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覺得身體疲憊不能承受。但是他要是把全身都壓在我身上,我就覺得一點也不重,反而渾身都很舒服。現在秦國去爲韓國解困,就像秦惠文王把一條腿壓在我身上的道理一樣,既缺乏糧草,兵力也不足,何況打仗都是要錢的,這對秦國沒有一點好處。

在羋氏年老後,她還養了個叫魏醜夫的男寵。甚至她還計劃在她去世後,要讓魏醜夫殉葬。

當然,羋氏在政治上的才幹是毋庸置疑的。

她專權36年中,不僅任賢使能,平定了內亂。她還注重軍事建設和百姓的休養生息。如果要給後來者居上的秦國找到他們雄踞六國的根本原因,那羋氏承上啓下的作用,絕對是巨大的,再加上她滅掉義渠,爲秦國消滅了隱患,從而讓秦國向東擴張,從此再無後患。

(參考史料:《史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