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末三国的格局基本形成后,各国的强弱也因着地理环境因素确定下来。曹魏占据北方、中原和西北,以及荆州的最北部地区,地盘最广大,实力最强。其次是孙吴,拥有江东、荆州大部分,后期还得到了交州,实力仅次于曹魏。排在最末的是蜀汉,拥有益州和汉中。

东吴的地盘虽然不小,可是在兵力上始终是捉襟见肘,原因就是东吴人口少。东吴的地盘虽然大,但是国内水流湖泊多,地理环境破碎,难以养育更多的人口。人口上不去,综合国力难免会被拖累,毕竟社会要发展、农业等行业要振兴、市场经济要繁荣,就得靠国内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人群。


对于东吴的国君孙权来说,如何北伐曹魏,获取更多的土地是大事,同时如何得到更多的人口也是一件让他十分发愁的事。要繁衍生息就不适合去打仗,可是不打仗又难以实现自己恢弘的帝业。那么去外地寻找更多的人口回国,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呢?

孙权的想法很好,可是要实现不容易。公元230年,孙权从古代文献中得到灵感,认为要是能找到东方海域上的神秘土地——夷洲和亶洲,得到了上面的人口,那么吴国的人口就能得到充足,社会能够更快速地发展,军队也能获得更多的士兵去战斗了。

于是孙权派手下将领卫温和诸葛直,领上万士兵出海寻访。虽然两位将军最后完成了任务,却被孙权认为是背诏无功,最终被处死。为什么孙权要这么做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不能获得更多人口,大失所望

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出海寻访夷洲和亶洲,是为了俘获上面的人口以充实吴国。卫温和诸葛直出海一年,才终于找到了夷洲,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夷洲虽然古书上有记载,可是夷洲的人类社会发展却远远跟不上大陆,那里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也就难以繁荣发展,因此人口并不多。


卫温和诸葛直面对这些蛮荒时代的人(当时的高山族人),心头想必也是叫苦的。后来经过沟通,夷洲上的人知道了西面海域上的大陆,和东南沿海的帝国吴国。有些夷洲人向往吴国的发达,于是决定跟着卫温和诸葛直回去,不过这些人只有数千人。

所以当卫温和诸葛直回国后,向孙权描述了夷洲的情况以及自己只带回了数千人,孙权当然大失所望,这和他的期望相差太远了。而且带回来的人,还不及当初带出去的人呢。

军士丧失八成之多,恼羞成怒

东吴是沿海国家,就连内陆地区也是湖泊水流多,因此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要不然孙权也不会有信心让军队坐着船去远航寻访。这一次出访,满载着孙权的期望,同时也为了宣扬东吴的国威,孙权派出了上万名士兵。

东吴人口不多,士兵的数量也是有限,这次寻访居然派出上万名士兵,这绝对是大手笔。可是孙权这次却做了笔赔本买卖。远航不容易,在那个时代更是艰难。这次出海,由于没有准确的夷洲、亶洲的地理位置,所以是在茫茫大海中慢慢寻访。


这一路上,许多士兵感染了疾病,而船上搭载的有限的药物,又不能满足需求,出了海也没地方补给药品。如此一来,以当时的医疗水平,这些士兵最终病死了八成以上。最终回国的吴国士兵只有千余人。

珍贵的兵力居然丧失了八成之多,而带回来的人还不及损失的人的数量,这让孙权恼羞成怒。更让孙权挂不住面子的是,此次远航寻访是遭到国内大臣的反对的,可结果却不能让人满意。

不顾朝中大臣反对,脸上无光

当孙权下定决心,要寻访夷洲和亶洲时,国内大臣如陆逊、全琮等人都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夷洲和亶洲都是古书上的记载,此前并没有人找到,也没有夷洲和亶洲的人,来到大陆。他们不免认为这两个地方是虚无缥缈的,根本找不着,出海寻访不过是劳民伤财。

不得不说,吴国臣子倒是头脑清醒,可是孙权已经被自己的奇思妙想冲昏了头脑,不顾反对,坚决出海寻访。他如此孤注一掷,那么这次行动就不能失败,只能成功。可是出海寻访的任务只能说是完成了,却不能说是成功的。


寻访到的只有夷洲,亶洲没有找到。可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夷洲并不是一个社会发达的地方,人口也不多,往来也不容易。先前说是要俘获上面的人口来充实国内,可是带回来的只有区区数千人,距离预期值有些遥远。

这种结果,无疑会让孙权在面对国内重臣的时候,脸上大感无光。君王的面子不能丢,要丢也只能是臣子的,臣子的面子要是丢不了,那就只能丢命了。对于此次出航劳民伤财又没有太大收获的结果,自然要有人背锅,孙权因为身份光环背不了,就只能让两位辛苦出航的将军来背了。

小结:

综上所述,卫温和诸葛直两位将军虽然完成了出海寻访的任务,可是结果却没能让孙权满意,损兵折将、不能带来大量人口、让君王失了脸面,这就是他们最终被处死的原因。

局限于时代,当时的人,包括孙权在内,都看不到这次出海远航的结果是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找到了台湾的准确位置,将之纳入中华版图,并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交流和发展。


虽然卫温和诸葛直死得冤枉,但是他们的成果是值得中国人乃是全世界的铭记的。作为我国正史记载中最早达到台湾的人,卫温和诸葛直已经在后世得到了认可,并被人记载、铭刻。

台湾同胞更是该感谢这两位将军,因为他们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台湾,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还促进了台湾高山族人和汉人的融合,为后来的台湾社会文化奠定了基础,让台湾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