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慢性病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慢性胃炎、糖尿病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都属于慢性病家族的成员。


慢性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患者除了吃药,更应重视这一点!


《健康管理蓝皮书》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是85.3%和79.5%。显然,慢性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慢性病不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更是生活质量的“头号杀手”。得了慢性病,什么诗和远方,什么纵情吃喝,什么放肆熬夜,恐怕都得放下。或许唯有做到“四大皆空”,慢性病才愿意同大家“和平共处”。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还有一个想逃避但无法逃避的事情:每天吃药。


慢性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患者除了吃药,更应重视这一点!


“药不能停”是慢性病人的真实写照,然而长期吃药会让肝脏苦不堪言。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工厂,多数药物都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而其中一些药物或代谢产物是肝脏“无法承受之重”。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专家肯尼思•辛普森博士表示,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这些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镇静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降糖药和心血管药等。


慢性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患者除了吃药,更应重视这一点!


一般说来,服药的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概率就越大;本身有肝病疾患,比如慢性肝炎、酒精肝等,肝脏的代谢功能较常人差,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而肝脏又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一旦受损,免疫水平将被拖累,进而导致身体小毛病不断。那么问题来了:慢性病缠身的吃药族,如何才能吃药不伤肝呢?


01

别把说明当摆设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超过1000种。大家在服药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研读说明书,若说明书明确标注会引起肝损伤,应积极寻找替代药物。若无替代药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明的剂量服用,不可贪图药效而擅自加大服药剂量和服药频次。另外,为避免不良反应而擅自减药、停药的做法,也不可取。


02

标准行为规范


急于摆脱病痛的折磨,一些慢性病人易听信他人的偏方、秘方,而随意滥用药物。这种不确定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用药的方式,很容易让肝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建议慢性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盲目滥用药。


03

一边吃药,一边护肝


如果吃药伤肝在所难免,那就在日常的点滴中护好咱们的小心肝,把对肝脏的伤害降到最低:


※ 慢性病药物搭配护肝药一起服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服药,不滥用药;


※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降低摄入高热量食物的频率,不吃油炸、熏烤、腌制等不健康的食物;


※ 晚9~11点入睡,保证每日8小时充足睡眠。


※ 定期做肝功能检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