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讀過《水滸傳》的人對智取生辰綱的生動故事都難以忘懷,它確實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的章節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作爲中學語文教材。
花石綱生辰綱的“綱”,都是指一大批東西。生辰綱價值十萬貫。十萬貫究竟是多少錢?把一千個制錢用麻繩穿起來就是一貫,也叫一吊。古人常常以“萬貫家財”、“腰纏萬貫”表示極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許多土地或者一處不小的買賣,一羣奴僕,當然還有不少現錢,顯然比如今的一百萬多得多。所以十萬貫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但是,這十萬貫金珠寶貝是貪官污吏掠奪的民脂民膏,是不義之財,小說寫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過程充滿了機智,非常精彩。那麼他們“劫富”之後有沒有“濟貧”呢?沒有。他們自己瓜分了。所以總的說來晁蓋這個人還比較好,至少他不讓小嘍羅殺害客商,只搶財物,而且不象周通、李忠那麼黑。打家劫舍,一夜暴富,還成爲“農民起義的好漢”,可謂名利雙收,豈非咄咄怪事!
須要指出的是,在《水滸傳》成書過程中的宋、元、明代商品經濟在不斷發展,小說多次寫到搶劫、殺害過路客商,這種行爲很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利於社會進步,是一種落後行爲,犯罪行爲。但長期以來在人們心目中並不認爲是犯罪和錯誤,甚至還被認爲是革命行爲,也許有人對這種行爲不以爲然。

我們從上面幾個例子可以肯定,《水滸傳》中所有山頭的“打家劫舍”、“打劫過路客商”都是這種情況:劫富並未濟貧,極少數頭領劫富佔有的財富超過小嘍羅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楊志把生辰綱看成是自己東山再起的賭注,爲確保安全不惜採用任何方法,這種急功近利導致欠理智,人不和。
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志是用心良苦的,爲保生辰綱的安全是煞費苦心的。任何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楊志一行人內部的重重矛盾爲失敗設下了伏筆。因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智多星吳用之計比青面獸楊志之智來得高,棋差一首,束手束腳。楊志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說楊志輸智,吳用贏智。 所以人稱吳用“智多星”。因此,如果從計謀上看,智取生辰綱無疑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章節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