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郭利梅、張楚筠採摘新鮮羊肚菌。)

懷化新聞網訊 “規模大!”3月22日,麻陽堯市鎮拖衝社區一山沖田壠間,排着數百黑色大棚,與四周油菜花、山花相印,春意盎然。

“長得多!”大棚裏,密密麻麻地長滿了一朵朵蓋如火焰、色若蜜巢、柄白微黃的羊肚菌。

“這是我們投資200萬元、流轉205畝土地建起的羊肚菌基地。”合夥投資人郭利梅、張楚筠介紹,她們都是80 後,都出生在拖衝,上大學後都到長沙發展,先後合夥經營過餐廳、傢俱銷售、金融理財。去年5月,嘗過羊肚菌後,想起曾在家鄉看到過野生的羊肚菌,便找到省裏專家,回拖衝考察,確認適合種植後,就到四川引技術,迅速確定返鄉創業。

“當初我們準備採取‘委託幫扶’的模式,讓貧困戶入股,但大部分鄉親對種植羊肚菌心存疑惑,後來都沒有入股。”郭利梅介紹,在基地建設中,3000多個工都用的是貧困戶,發放工錢30餘萬元。基地建成後,滿以爲可以等待收穫的郭利梅、張楚筠沒有想到,春節前夕低溫雨雪天氣,使80%的大棚垮塌。急得兩人請專家、籌資金,想辦法快速重建基地,恢復生產。

“現在,羊肚菌長勢喜人,昨天往長沙發了1000斤新鮮羊肚菌。”與村民忙着採摘、打包新鮮羊肚菌的郭利梅、張楚筠笑呵呵地介紹,通過微信,衆多朋友知道羊肚菌生產,紛紛推介、訂購。

“現在,我們有羊肚菌各個種植環節的技術支持,銷售網絡也逐步打開。”張楚筠笑容滿面地說。她們下一步計劃自建實驗室研發菌種,降低生產成本,帶動更多的鄉親發展這一有藥用價值的特色食用菌生產。(圖文/記者 陸曉鵬 通訊員 陳建武)

“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看到羊肚菌長勢, 郭利梅、 張楚筠倍感成功創業的幸福。)

“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基地務工的貧困戶在採摘新鮮羊肚菌。)

“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基地 務工的貧困戶在分裝新鮮羊肚菌。)

“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技術人員在烤制幹羊肚菌。)

“金鳳凰”返鄉種“山珍”

(郭利梅、 張楚筠通過網絡銷售新鮮羊肚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