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鹽城,距離300多公里,如果開車走瀋海高速,大約需要4個小時,如果坐高鐵,大約只需將近3個小時。但對於圓通快遞員趙者虎來說,這個距離不是4個小時,也不是3個小時,而是3年。

2023年1月17日晚上6點多,G9470次列車抵達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高鐵站,揹着行李揹包、拎着年貨禮包的趙者虎從車站人羣中擠了出來。這是他3年來第一次感受到返鄉的熱鬧。

趙者虎是圓通位於上海某網點的快遞員。1月14日前後,他利用送快遞爬樓的時間不停刷着12306APP,終於幸運刷到1月17日下午3點多還有一班高鐵,正好還剩下一張票。

17日晚上6點多,拿着大包小包的趙者虎到了鹽城,打上車後半個多小時才輾轉回到家中。這也是趙者虎3年來第一次打車。

疫情三年,趙者虎一次都沒回家。他擔心自己送快遞接觸到的人比較多,而老家相對安全,如果回去了說不定會給家人帶去風險。因此,留在上海過年的趙者虎,構成了“春節不打烊”的服務底盤,一個人做兩三個人的工作,除夕夜也只能通過視頻電話或語音與家人溝通。

直到2022年12月初,國務院發佈防疫“新十條”——《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對核酸檢測、隔離、風險區域劃分等進行調整。搞清楚“新十條”的第一時間,趙者虎便決定過年一定要回家。

“我當時沒跟家裏人說,一直到17日回到鹽城家裏,我纔打電話告訴妻子,但她和15歲的兒子已經回到四川姥姥家了。”趙者虎說,當時妻子十分驚訝,她說早知道就不回四川了。

沒有提前告知妻子並非二人溝通少,而是因爲一種常年異地形成的默契。趙者虎說,妻子也有幾年沒能回到老家四川看望自己的母親。他不想打破妻子回老家看一看的心願。

得知趙者虎已經回家後,妻子和兒子也決定過年後早一點回到鹽城,一家人還是能一起過個大年。

像很多外出務工人員一樣,找到一個包喫包住的工作十分重要,這意味着,自己賺取的大部分收入,都可以送回老家,但爲了不影響賺錢,自己則選擇儘量留在工作地,打工的這些年,趙者虎回家次數也屈指可數。

尤其是在上海到鹽城的高鐵未開通前,趙者虎回家只能坐大巴,一趟要花費7、8個小時,人多行李也多。如果家中有事,他通常會選擇白天做完所有工作,晚上買7、8點最晚的一個班次,第二天凌晨到達。“畢竟在外面這樣多掙點錢,沒有什麼事就不回。”他說。

後來,上海到鹽城的高鐵開通,他回去的頻率也增加了,有時候一年能回去4、5次。一直到2020年1月新冠疫情開始後,趙者虎連續3年沒有回家。

1月17日已經是陰曆年的臘月二十六,距離大年三十隻剩4天。因此,到了老家便開始忙碌着準備年貨。

曾經在後廚工作過的趙者虎會做飯,但對於年貨的準備還是不如母親清楚。“我母親是總指揮,她告訴我怎麼弄,我就怎麼弄。”他說,母親又是弄魚又是弄雞鴨的,也喫不了多少,但老年人習慣了過年要忙起來,稱之爲“忙年”。

在鹽城當地,肉圓是頗有代表性的年貨,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在春節期間準備。趙者虎介紹說,肉圓中有肉、雞蛋、糯米飯,另外還會放一些山藥等,捏成糰子後放油鍋裏炸。炸好後的肉圓可以放很久,下次喫的時候可以放在米飯上蒸,也可以煮湯、紅燒等等。除了肉圓之外,家裏還準備了肉皮、雞鴨魚等等食材。

趙者虎還有一位哥哥,平日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節,哥哥一家三口也會從蘇州回來,大家可以一起做頓團圓飯。

他介紹說,這些年自己和哥哥都存了一點錢,疫情期間兩方湊錢給母親在鹽城市區買了一套不算很大但很溫馨的房子。今年過年終於搬進了新家。

爲了讓母親在新家住得更舒服,趙者虎今年回家後就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臺洗衣機,也給家裏裝上了空調。此外,他還花費了幾百元給母親買了新鞋、新衣服。

“我們家幾乎是母親一人撐着的,即便現在70多歲,也依舊在外工作,幫附近的居民照顧孩子、老人之類的,都是爲了貼補我們。老母親一個人在家裏也比較冷清,我們要多陪陪她給她。”談起母親,趙者虎想到的都是母親的辛苦和如何盡孝,即便返鄉過年花了很多錢,但擋不住他的思鄉心切。

他希望能夠把關懷和開心傳遞給家人,困難和挑戰則是自己一人默默承受。從事快遞行業的這10年來,他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談及種種不順,他偶爾也會很想家,但會盡快讓自己冷靜下來,繼續幹。

賺錢,是趙者虎外出20多年打工的動力,他依靠自己的能力給母親買上了市區的房子,也支撐起自己的小家。但扛下整個家庭壓力的他,依然想要更拼。

2022年春夏之際,上海的疫情讓趙者虎停工一個多月,雖然有基本的工資保障,但依然面臨一些經濟壓力,孩子的學費甚至都不太充足,最後只能找朋友拆借。但與此同時,他和同事們主動承擔起附近派送物資的工作,雖然沒有報酬,但他認爲助人是應該的,而且自己對周圍更熟悉,派送起來效率更高。

趙者虎說,“再有壓力也得往前走。”他也盤算着年後多開拓一些客戶,多爭取一些攬件的訂單,把自己收入再提高些。

說到目前工作的網點,他說跟現在的主管共事6、7年,雙方配合不錯,不捨得離開,尤其在疫情期間,大家之間更多了份體諒。“就是人心換人心,老闆心疼我,我也心疼老闆。”趙者虎說,當員工家裏有什麼急事時,老闆會先借給他們錢,等到了發工資再還回去。“現在你想找人借點錢,不是那麼容易的。”

疫情這幾年,趙者虎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融洽,在自己回鄉之前幾天送快遞時,甚至有一位大叔專門給他包了新春紅包。除此之外,很多常接觸的居民也常常給“趙者虎們” 送口罩、水果、飲料等物品,表達感謝更早已成爲習慣。趙者虎說,疫情這幾年這樣的事明顯增加,自己心裏也更覺溫暖。

在外務工已經20多年的趙者虎在10年前開始進入快遞行業,當時快遞行業興起,快遞員的收入也相對不錯。他覺得,快遞員的工作節奏雖快,工作量也比較大,但時間靈活,賺得也多一些。因此便放棄了餐飲行業,來到快遞行業,目前工資比以前翻了2、3倍。前幾年春節不打烊期間還能多賺五、六千元。

不過,趙者虎留給自己的錢不多,每個月喫住都在公司,不吸菸不喝酒,也不外出就餐,每個月的花銷也只有1000多元。

他說,自己以前在餐飲行業做廚師助理,後來在前廳做服務員、領班,工資也不過3000-5000元,因此會不斷看適合自己又能賺錢的行業。

也正是由於之前做餐飲,趙者虎對“服務”二字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客戶寄錯了東西等等,就會投訴快遞員,“我們需要去和消費者溝通、跟平臺溝通,找到原因,然後解決問題。”

他認爲,快遞跟餐飲一樣都是服務行業,有售前售中售後,快遞員不只是把快遞簡單送完就沒事了。“你做這個行業,沒有什麼委屈是受不了的,自己學會化解就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