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 10: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開發區報道組 金開宣

由於地處江南區塊核心區,金華開發區三江街道是市區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陣地。在面對創建這一全面性系統性的工作,三江街道通過“抓大不放小”開展了治理城市“頑疾”、提升城區品位、營造文明氛圍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通過做實城市的“裏子”,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可喜的變化。

“文明城市創建不僅僅是爲了拿一塊‘牌子’,而是要做實城市的‘裏子’,要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爲統攬,實現全域文明、形態文明、功能文明、素質文明的全面提升。”三江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想羣衆所想 急羣衆所急

雙龍南街和四聯路交叉口是三江人心裏多年的一塊“傷疤”,道路坑坑窪窪、垃圾站污水橫流、私家車隨意亂停、傢俱店佔道經營……哪裏有一點城市主幹道的樣子。“以前路過,都是捂着鼻子加快腳步,也沒人來管管。”居民陳卸雲提起之前的交叉口直搖頭。

江南會酒店就位於四聯路上,回想起幾個月前的舊貌,總經理許可也皺着眉頭。“以前路面不平,不少客人和我們反映過停車不便,周邊還有大堆的建築垃圾,真的影響我們酒店形象。”

4月中旬,三江街道黨工委發出首道創建“行動令”,正式啓動對雙龍南街四聯路交叉口的整治行動,打響了創建第一槍。寺前皇社區黨委領受作戰任務後立即行動起來,聯繫施工隊、綠化方,調動機械設備。在短短一週時間內,完成了對交叉口的整治。原本髒亂差的路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美麗的綠色景觀點。

首戰告捷後,三江街道一鼓作氣,把老百姓關心的、反映多的問題拿上臺面進行部署,各個社區掀起了首輪創建熱潮。在項宅社區,社區兩委列出整治清單,逐條銷號作戰;陽光社區從難點、痛點入手,着力打造舊貨調劑市場示範點;三路口社區立足自身情況,從城中村衛生環境着手,還居民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羣衆主動參與 “挑刺”“診刺”“拔刺”

從4月份至今,領導一線指揮、部門社區協同作戰的良好創建氛圍帶動了三江不少居民羣衆。大家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匯成了人人蔘與創建的汪洋大海,共同營造了“文明城市人民建、創建成果人民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路口社區成立了全市首支廣場舞大媽志願隊,這支平均年齡超60歲的志願隊隊員身穿紅馬甲,臂戴紅袖章,頭戴小紅帽,幹勁十足、能量滿滿。她們日均1.7萬步,奔走在三江大街小巷參與創建工作。

保集半島小區從創建初期開始,創建工作難以推進,車輛亂停放、毀綠種菜、樓道堆積物、“牛皮癬”、狗患等亂象突出,物業管理軟弱無力。小區多次在創建工作排名墊後,保集半島老年協會自發成立一支老年人志願服務隊,他們每天安排人員在小區做志願服務,物業搞不定的事,他們一出手就解決。如今的保集半島小區種種亂象得到有效治理,秩序井然。

三江街道還有一支撿菸頭的專業志願者隊伍,家住蘭溪街江南新城的吳小奶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85歲的吳小奶撿菸頭並不是一撿了之,而是會把一天撿拾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社區副主任徐相說,吳奶奶是個細心、有責任心的居民,她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小區和街面的清潔,在她的影響下,江南新城小區的廣場舞大媽們,也加入到了創建文明城市大軍之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