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於2019年10月4日在美國上映,隨後打破了多項紀錄,成爲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

在豆瓣上,超過18萬人參與評價《小丑》,目前評分高達9.0。這部電影可謂是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相比電影的成功,電影裏的主角亞瑟,卻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精神病患者,他的人生失敗至極。在種種困境的壓迫下,他開始了瘋狂的犯罪行爲。

但一開始的亞瑟是溫暖而美好的,儘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打擊襲來,他依然想要保持微笑,夢想成爲諧星,爲全世界帶來歡樂。可在別人眼裏,他只不過是個笑話,是個被人嘲笑的小丑而已。

他說:“我曾經以爲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劇,現在才發現是一出喜劇。”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而喜劇是把醜陋的、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亞瑟以爲他曾經擁有過美好幸福的生活,只是被現實撕裂了。但到最後他才明白他曾經珍視的一切都不過是一場虛無、一場謊言,他的世界裏只剩下醜陋和罪惡。1. 人生是一出悲劇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美國出現了多次經融危機。而小丑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20世紀80年代,在那樣經濟蕭條、失業率增加的一個時代。

大環境是那麼不容樂觀,但亞瑟依然努力地生活着。畢竟,他還擁有相依爲命的母親,擁有薪水微薄卻十分喜歡的工作,擁有自己的夢想。

他悉心照料生病的母親,母親也一直鼓勵他保持微笑,要爲別人帶來快樂,甚至直接稱呼他爲“快樂”。

他一直以母親的期望爲夢想,做着平凡但和夢想有關的工作。他站在哥譚市的街頭,扮演小丑,舉着牌子爲樂器行做廣告。他到兒童福利院逗孩子們玩兒,爲他們帶去歡笑。他在公交車上衝一個孩子扮鬼臉,也是想博得孩子一笑。

但世界對他並不友好。他在街上莫名被幾個混混搶了廣告牌,還被毒打一頓。在福利院與孩子做遊戲時,懷裏揣的手槍意外漏了出來,被老闆無情開除。在公交車逗孩子,卻被孩子媽媽辱罵。

但亞瑟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那笑,有點歇斯底里,有點悲涼,又有點驚悚。

他經常這樣大笑,但他並不是經常快樂。

面對孩子媽媽的不解,亞瑟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卡片,卡片上寫的內容大意是,他有精神病,因爲神經受損會經常不由自主地大笑,但大笑,並不代表他的心情。

他小心翼翼地爲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困擾,做着解釋。但現實將他珍視的東西撕碎時卻是那麼猝不及防,從來也沒有給他一個解釋。

他賴以生存的工作丟了,他相依爲命的母親也欺騙了他,在他小時候,母親曾和她的男友一起虐待他。真相撕裂了看似溫暖的母子親情。

還有他的夢想,他曾經引以爲傲的“諧星”夢想,卻被崇拜已久的脫口秀演員莫瑞當成笑料,講給觀衆聽。

現實是那麼殘酷,頃刻間將他生命中美好的東西都撕碎了。蕭伯納曾說:“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一個是躊躇滿志。”

而亞瑟躊躇滿志之後,只剩下了“萬念俱灰”。

2. 人性是一出荒誕的喜劇

還記得奔馳漏油事件的女車主嗎?

在2019年3月22日,西安女研究生購買了一輛奔馳車,作爲自己的生日禮物,還沒正常使用,就發現車子漏油。她曾經跟4S店溝通,但對方卻一拖再拖,沒有拿出該有的態度。女車主只好採用撒潑的方式,坐在引擎蓋上對着衆人哭訴。最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人性就是這麼可笑,當你拿出溫和的態度跟世界友好相處時,人家無視你。而當你拿出強勢無賴的態度時,對方纔能正視你。

《小丑》裏的亞瑟也是一樣,他曾經那麼努力地工作,卻被人無端毒打,被老闆辭退,被人當垃圾一樣嘲笑和羞辱。而當他有一天奮起反抗,在地鐵上槍殺了三名圍毆他的白領後,市民卻把他奉爲“英雄”。

亞瑟殺人的時候,還是小丑的裝扮,沒人認出他的臉。這起案件引起了轟動,參與競選市長的富人韋恩,對此發表了看法,言語之間滿是對小丑的羞辱和不恥。市民憎恨韋恩的嘴臉,紛紛戴上小丑面具走上街頭,以示抗議。

而亞瑟在這種躁動和瘋狂的氛圍裏也越走越遠。他悶死了曾經虐待他的母親,打死了曾經陷害他的同事,他告別了曾經幻想的愛情,他徹底走向了犯罪的不歸路。

當他不顧一切,以罪惡來抵抗罪惡的時候,他被脫口秀演員莫瑞邀請,去直播電視節目。多麼可笑,曾經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現在他走向那個舞臺不是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向世界袒露自己壓抑多年的心聲。

而莫瑞邀請他,也不是因爲欣賞他,只不過是爲了節目的熱度,把他當做一個可笑的傻瓜,供他們揶揄取樂。

但取笑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是危險的,亞瑟嫺熟地舉起了手槍,對準了他曾經崇拜的莫瑞。

他被警察逮捕了,坐在警車裏,他透過車窗,朝躁動的市民露出一個邪惡而淒涼的微笑。

瘋狂的市民撞壞了警車,救出了亞瑟。他們把亞瑟當作神一樣崇拜,他們歡呼吶喊。然而,亞瑟對他們的遊行活動並不關心。他站在車頂上,把吶喊的市民當作觀衆,做出了講脫口秀時的動作。

說到底,那些朝他吶喊的人,並不懂他的內心。就像富人不會站在窮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一樣,崇拜他的那些人也並不瞭解他,他們只不過像莫瑞一樣在他的身上各取所需而已。嚴歌苓曾說:“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羣會格外擁擠。我們高不了,我們要靠一個一直高的人低下去來拔高,要靠相互借膽來體味我們的高。”

而與之相反的,一旦發現最弱小的人,也敢暴露出最邪惡最兇猛的一面,那些在黑暗裏苦苦掙扎的人就蠢蠢欲動。他們沒有勇氣撕破自己丑陋的一面,但亞瑟做到了,於是歡呼擁抱的人就特別多。

不得不說,人性的醜陋和荒誕,真的是一出可笑的喜劇。

3.每個人都是亞瑟,警惕蟄伏在心靈深處的“小丑”亞瑟說過一句話:“我腦子裏都是負面的念頭,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

亞瑟的身上,有着每一個普通人的影子,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會有很多負面念頭出沒。而“小丑”代表的就是我們不可告人的陰暗面,勇敢、不顧一切、充滿破壞力。

生命中所有美好、溫情的東西都失去了,精神世界的失衡,纔會讓亞瑟那樣的人頭也不回地走向罪惡。如果不是生無可戀,誰願意用生命來向世界歇斯底里地吶喊?

反過來看,如果亞瑟所在的哥譚市不是腐敗墮落,如果周圍的人能夠釋放更多的溫暖和善意,亞瑟也不會變成“小丑”。不得不說,是千千萬萬個“小丑”,逼迫着亞瑟也變成了“小丑”,接着更多的“小丑”站了出來。

亞瑟只是想要用暴力反抗不公,但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引起了整個城市的瘋狂。

《小丑》暴露了人性的荒誕,也給世人以警醒:內心的負面念頭一旦出來咬人,就像喪屍一樣,讓周圍的人都無法全身而退。

避免精神世界的崩塌,期待人生充滿溫暖和希望,還需要每個人都注意心靈的環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