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向已故親人獻祭的傳統。當然,歷史上也有一些名人。故宮是爲了紀念歷史上的英明皇帝和爲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著名官員而建造的。爲了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歷代帝王經常在帝王廟裏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事實上,在明朝之前,皇家寺廟並不存在。朱元璋即位後,纔在南京建起了帝王廟。當然,南京的帝王廟裏供奉的皇帝和次皇帝都是朱元璋精心挑選的。共有16位皇帝被供奉在其中。除了古代的三位皇帝和五位皇帝之外,其他幾位皇帝是湯、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和其他七人。這些人爲他們的國家和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朱元璋選擇將它們供奉在帝王廟裏,希望後代能以它們爲榜樣,讓大明更加繁榮昌盛。

明成祖朱元璋統治時期,寺廟建成後,香火非常旺,但朱迪上臺後,這裏變得有點荒涼,所以朱迪對寺廟不感興趣,很少去寺廟祭祀。後來,他把明朝的首都搬到了北京,不再關心歷代的皇家寺廟。漸漸地,人們越來越少提到皇家寺廟,甚至最後也沒有人去這裏獻祭。

就這樣,直到嘉靖皇帝登基,皇宮才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大多數人都應該知道嘉靖原本只是一個藩王,由於明太祖武宗沒有後代,皇位就落到了他的身上。嘉靖即位後,他堅持讓他的生父做皇帝,而滿清的文武官員強烈反對。因此,他們在禮儀制度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最終嘉靖贏得了禮儀比賽。嘉靖決定在北京建一座帝王廟,以建立他所謂的“儀式”。

因爲有南京故宮作爲參照物,被稱爲北京的工程很快就完成了,嘉靖也參加了第一次祭祀。當時,大臣姚來曾提議拆除元世祖的牌位,但嘉靖拒絕了他的請求。後來,嘉靖皇帝在他的早期是一個好皇帝,但後來他變得越來越疏忽政府,大明開始變得困惑。嘉靖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而是把這些問題歸咎於蒙古人。當時,蒙古部落中出現了一個特別有權勢的人物阿爾坦汗。他經常帶領人們騷擾明朝邊境。

雙方打了幾次仗。因爲明朝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士兵來防止疏忽,他們經常遭受損失。這讓自命不凡的嘉靖非常生氣,因爲他們對阿爾坦汗無能爲力,他們把怨恨轉移到他的祖先忽必烈身上。當嘉靖皇帝后來爲皇帝的廟宇舉行追悼會時,他對忽必烈的牌位勃然大怒,並立即讓人們移走忽必烈的牌位。不僅如此,就連南京皇廟裏的忽必烈雕像也被摧毀了。

嘉靖的行爲完全是自欺欺人。後來,阿爾坦可汗率領強大的蒙古士兵到北京的大門,給嘉靖一個沉重的打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