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舊恨指的是秦始皇在進行統一戰爭期間,匈奴不斷出兵劫掠秦國,還將富庶的河套地區佔據。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後,秦國傾全力進攻六國,六國也是傾全力進行抵抗,各方均無力顧及北部的匈奴。

新生的秦帝國面臨着一南一北兩大威脅,首要的就是北方的匈奴。匈奴是中國北方一支非常古老的民族,他們遊牧於大漠南北。據《山海經》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也記載說,匈奴人的祖先是夏王朝的遺民,“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夏朝滅亡後,夏桀被流放,三年後死去,他的兒子淳維帶着父親留下的族人,避居北野,隨畜移徒。後來,他的子孫就在那裏繁衍,這就是後來的匈奴。


匈奴這一稱呼是到了漢代纔有的,殷商時代被稱爲“鬼方”,春秋戰國時各國對其稱呼不同,有“狄”、“戎”和“胡人”等多種稱謂。

匈奴是遊牧民族,經濟活動以狩獵和畜牧業爲主,主要牧養馬、牛、羊三種牲畜,其中又以馬最爲重要,其生活地點也不固定,逐水草而居。匈奴人從小就在羊背上學習射箭,大一點的時候,射箭技術就很高明瞭,等再大一點,就開始騎馬打獵。成人以後,他們平時是打獵放牧的好手,戰時就變成騎射高超、身披鐵甲的戰士。


匈奴人作爲一個遊牧民族,其生存環境決定了他們的民族習性。在年景好的時候,水草豐美,他們騎馬放牧。但是如果遇到天災,匈奴人就靠掠奪爲生。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匈奴人的習慣,所以司馬遷說:“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爲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處在大草原南部的中原民族有這樣—個鄰居,日子過得肯定不安寧。因此,只要一有實力,中原王朝就會設法征討匈奴,這一活動從很早就開始了。殷商末年西伯侯率軍攻伐夷狄,周穆王討伐犬戎,都是中原王朝對匈奴的征討。周幽王時,申侯聯合的犬戎,也是匈奴人的分文,正是他們滅亡了西周,開啓了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時期,春秋五霸相繼誕生,作爲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就曾以“尊王攘夷”爲口號會盟諸侯。這裏的“攘夷”也主要是指防止北方匈奴人的騷擾劫掠。在整個春秋時期,匈奴及其分支廣泛分佈在從西北到東北漫長的邊境線上,他們不斷南下侵襲,秦、晉、燕等國深受其害。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不斷與先進的華夏文明接觸,匈奴社會漸漸進入奴隸制階段。當時的中原各國面臨頻繁和激烈的兼併戰爭,無暇顧及北方的匈奴,因此,匈奴常常利用騎兵機動性強的優勢,大舉入侵中原進行掠奪。當時,秦、趙、燕與匈奴爲鄰,但其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原,各國忙於混戰,都在北邊修築了長城,對匈奴採取守勢。


但只要一有時機,中原各國就會對匈奴進行打擊,保衛本國的安寧。例如,秦國宣太后殺死義渠戎王后,秦軍趁機出兵,攻佔了義渠戎的屬地,在那裏設立了北地、上郡和隴西三郡,並修築長城派兵把守。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後,軍事力量迅速壯大。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趙軍主動出擊,將匈奴的分支林胡、樓煩等部族擊潰,並在那裏設立了雲中、雁門和代三個郡,也修築長城防備匈奴。燕國也在其國力強盛時期派秦開率兵擊敗東胡,在那裏修築長城,設立了遼東、遼西、漁陽等五個郡。

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後,秦國傾全力進攻六國,六國也是傾全力進行抵抗,各方均無力顧及北部的匈奴。這樣,匈奴在十餘年問不受打壓的發展,勢力迅速恢復和壯大。他們利用燕、趙、秦等國相互混戰的時機,不斷南下侵襲,佔領了一塊十分肥沃的地區——河套平原。河套平原距離咸陽較近,對秦帝國都城咸陽造成了直接威脅。


秦完成統一大業後,開始制定和實行鞏固大—統的各項措施,暫時末對匈奴進行反擊,隨着大一統事業的逐步推進,始皇開始把目光投到匈奴身上。既然這樣一位意氣風發的皇帝想要着手解決匈奴問題,那秦和匈奴之間的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

古人作戰,一般都講“師出有名”,也許是一時沒找到出兵的理由,也許是始皇正在忙於處理內政,對匈奴作戰這一決定遲遲末作出。直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突然有了出兵的理由,就是舊恨新仇。

舊恨指的是秦始皇在進行統一戰爭期間,匈奴不斷出兵劫掠秦國,還將富庶的河套地區佔據。這一地區不僅土地肥沃,而且地勢平坦,匈奴可將這裏作爲南下的基地。這對當時的秦國,對現在新生的秦王朝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也牽制了秦軍不少的兵力。這就是秦國與匈奴的“舊恨”。


新仇有兩點:一是來自於始皇的巡遊,二是來自於方士盧生的一句話。

公元前215年,始皇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巡遊,這次巡遊的路線是先到碣石,再自東向西地巡視帝國的北部邊境。始皇到碣石後,開始向西巡遊,他先後經過遼西、漁陽、雁門、雲中諸郡,最後返回都城咸陽。始皇在這次巡遊中,親眼目睹了北部邊疆被匈奴劫掠後的村莊,那些殘垣斷壁激怒了始皇,使他下定了討伐匈奴的決心。


不久,始皇接見了一個叫盧生的方士。爲了追求長生不老,始皇對這個方士非常信任。但這位叫盧生的方士並沒有給秦始皇帶來長生不老的藥,而是給他帶來了一本圖錄,所謂圖錄,就是預言之書。

盧生對始皇說,這本預言書裏面有一句話:“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聽到這句話很是緊張和擔心。因此,始皇也就沒有再問盧生長生不老藥的事情,而是問盧生這句話到底是指什麼,但盧生也不知道,只好說“天機不可泄露”。始皇對這些可以“通神”的術士一向信任,並沒有爲難盧生。


盧生走後,秦始皇想了半天,最終得出結論,胡指的是胡人,而胡人就是匈奴人。於是,始皇決定做戰爭動員,做對匈奴戰爭的各項準備,秦軍開始隨時準備殺向北疆,給匈奴致命一擊。秦始皇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讓蒙恬擔任秦軍主帥,大秦統一後,對匈奴的反擊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