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O2O模式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整合服務平臺,京金所以信息撮合爲核心,堅持“安全投資,好收益”的投資人服務原則,一端對接有投資理財需求的各類理財者,提供安全、便捷、收益可觀的理財方式,一端對接有融資需求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率、一站式金融信息精準服務,推動直接融資,踐行普惠金融,服務於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京金所的技術團隊成員均來自國內一流大型互聯網公司和大型金融機構的核心研發部門,對於網絡數據安全、併發交易請求處理、資金託 管和支付業務等核心技術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京金所網貸系統採用國際 領先的 VeriSign SSL數字證書、256位加密技術和雙機互備機制等全方位確保了客戶資金、交易數據和客戶信息的安全。

互聯網金融平臺京金所“零壞賬”背後的六重保障

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火爆程度依舊,截止到2016年3月底,互聯網金融行業一共發生了939起融資行爲,一共吸引了約1398億元人民幣的風投資金。並且,金融相關的融資案例佔全行業融資案例的比例上升到了10.2%。網貸行業總融資額達到了258億,融資次數多達301次,在11個細分行業中排名第一。

P2P憑藉高收益、低門檻的特點在短期內俘獲了大批投資者。作爲O2O模式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整合服務平臺,京金所以信息撮合爲核心,堅持“安全投資,好收益”的投資人服務原則,一端對接有投資理財需求的各類理財者,提供安全、便捷、收益可觀的理財方式,一端對接有融資需求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率、一站式金融信息精準服務,推動直接融資,踐行普惠金融,服務於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至2016年4月20日,京金所平臺已安全穩定運營498天,零壞賬,並於本月初獲得了由微衆享股權投資基金領投的A輪5000萬元融資。A輪融資的獲得,標誌着京金所的業務模式、風控體系、產品體系等市場競爭力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並且風投機構對平臺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其實,零壞賬背後,是京金所平臺擁有的六重安全保障:

一、京金所平臺以車、房抵押貸款業務爲主。在網貸中抵押、質押貸款相比信用貸款有很大優勢,單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而言,投資者選擇質押貸款風險更低。並且,從抵押物來說,房產的抵押及車輛的質押,更有利於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二、京金所平臺與全聯徵信開展戰略合作,引入大數據風控,有效降低行業風險集中度,爲用戶提供更多便捷、安全、簡單的金融服務。

三、平臺自創立開始就與匯付天下進行合作,爲客戶資金進行全方位託管。並且,還設立了備付金機制,保障了投資人本金和收益的安全。在獲得A輪融資之後,平臺進一步增加了風險備付金,爲平臺的安全保障再升級。

四、從源頭上把控風險,優選優質資產。在京金所聯合創始人、首席風控官張巍巍看來,互聯網金融首先都是一種金融服務,需要從傳統的金融體系中尋找到合適的風控、合規、業務流程,並匹配風險可控的資產包。京金所平臺嚴格貸前審覈,所有的投資項目都是有抵押有擔保的優質債權。

張巍巍認爲,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的關鍵就是我們要尊重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特點,要根據互聯網本身的特點進行風控,不能簡單套用傳統金融的思維方式進行。從互聯網金融整個生態圈的發展方向而言,未來都將不再僅僅滿足於做簡單的信息中介,而是從中介層次逐步深化到專業化能力更強的互聯網化數據運用、數據信用和信用風險管理爲代表的驅動模式,並且產生自己的獨特生態,這種生態最爲關鍵的是培育出了互聯網領域特有的信用和數據分析運用模式,並且可以據此進行線上的信貸、理財和支付等各種傳統金融服務的場景化滲透。

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產業局部還存在一定的內部運營和操作風險,根源不在於互聯網金融本身的問題,而在於互聯網金融在業務、風控和資產的把控上。

五、平臺不斷加強自我管理與約束,積極加入行業協會。互聯網金融已從草莽時代過渡到規範發展時代,互聯網金融的規範發展,離不開管理層的監督管理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自律。2015年5月07日,正式成爲“中國小微與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員單位;2015年7月25日,京金所受邀成爲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觀察員。並且,作爲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首批觀察員單位,京金所早在該系統最初運營階段就已經接入“產品登記&信息披露系統”,目前已全部完成系統對接工作。

另外,在運營數據公開方面,京金所平臺官網和移動端都會定期公佈季報、半年報、年報,方便投資人瞭解平臺的運營狀況,進而進行合理的投資安排。

六、專業的團隊,精湛的技術,確保資金、交易的安全。京金所的技術團隊成員均來自國內一流大型互聯網公司和大型金融機構的核心研發部門,對於網絡數據安全、併發交易請求處理、資金託 管和支付業務等核心技術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京金所網貸系統採用國際 領先的 VeriSign SSL數字證書、256位加密技術和雙機互備機制等全方位確保了客戶資金、交易數據和客戶信息的安全。

雖然目前,網貸行業正處在洗牌期,但優秀的平臺終將勝出,獲得投資人的認可。建議投資人在投資之前多方面考察,在投資的選擇上應當以防範風險爲主、收益爲輔,不盲目追求高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