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昭把地上收拾干净,又去盛了一碗,没想到郭泰又给摔了。后来,郭泰便开始跟孔子一样周游天下,他眼光敏锐,特别会看人,喜欢诲人不倦。

公知是对有目的性引导舆论或发表批判言论,并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定人群的特殊化简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公知”在当今中国的话语体系里已悄然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其实,公知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亲民的一类人,肩负着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的作用。

今天,大鹏就给大家讲一个东汉著名公知,知名大V郭泰是如何启发民智的。

郭泰是山西介休人,跟春秋时期的著名贤臣介子推是老乡,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郭母就托人给郭泰找了个工作,让他去县里当公务员。

没想到郭泰胸有大志,他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然后坚决不去。

后来,郭泰随明师屈伯彦苦学三年,学业大成,尤其善于演讲,口若悬河,声音嘹亮。

经符融推荐,郭泰认识了当时的大v河南尹李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李膺对郭泰很认可。

他逢人便说,我结交了不少士子,但现在的中国没几个人能比得过郭泰的,于是郭泰也成了大V。

后来,郭泰便开始跟孔子一样周游天下,他眼光敏锐,特别会看人,喜欢诲人不倦。

有一天,郭泰路上偶遇大雨,看到地里的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

如果,郭泰学过物理,他就会劝人们不要在树下避雨,容易被雷劈。

可惜,他也不懂,他也跑到树下去避雨。一群人或蹲或坐,七倒八歪,东拉西扯。

唯独有一个老农民正襟危坐,显得与众不同。郭泰十分惊奇,就请求到他家借宿。

第二天,老农民做饭的时候杀了一只鸡,郭泰见了,就以为这是为了招待自己。

谁知吃饭的时候,老农民却把鸡一分为二,一半儿给母亲送去,另一半儿放进橱柜里、放进了橱柜里。

然后,老农又端出来菜蔬粗饭请郭泰和自己一起吃。郭泰对此感慨颇深。

他说:“先生真是贤德啊!即便是我也曾经减少父母的供养来款待宾客,您真值得我学习!”

说完站起身来,郭泰给老农深深鞠了一躬。后来,老农在郭泰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成了名士。

还有一次,有个叫孟敏的人扛着一口瓦罐赶路,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摔碎了。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肯定要停下来看一眼啊,但是,孟敏头也没回继续往前走。

郭泰碰巧看见,就问孟敏为什么看都不看一眼。你猜孟敏怎么回答的?

他说:“罐子已经碎了,你再看能把它看好吗?”言外之意事情既已不可挽回,就别再为它伤脑筋了。

由此看来,古今中外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因为英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谚语: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郭泰一听,感觉孟敏这个人不简单,又通过进一步交谈,发现孟敏德行不错、天分极高。

于是,郭泰就劝孟敏一定要好好读书,刻苦求学。最终孟敏也成了知名大V。

因此看来,郭泰的教育主张跟孔子差不多,也讲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陈留的申屠蟠是个漆工,鄢陵的庾乘是个保安。二人经过郭泰的指导,最终都成为当世名士。

无论是杀猪的、跑堂的,还是当兵的、打工的,在郭泰的鼓励和提携,成名成家的不计其数。

陈国少年魏昭非常仰慕郭泰,就向他请求要随侍左右,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郭泰答应了。

有一次,郭泰身体不太舒服,就让魏昭给他熬点粥。粥熬好了,魏昭端给郭泰。

但是郭泰接过碗来以后没吃,反而把碗摔地上了,并大声呵斥魏昭的态度不好。

要是一般人,就算当面不顶撞郭泰,背地里肯定也会埋怨郭泰不好伺候。

但是,魏昭没有,他把地上收拾干净,又去盛了一碗,端了过来,郭泰又给摔了。

再一再而不能再三吧?魏昭把地上收拾干净,又去盛了一碗,没想到郭泰又给摔了。

虽然一连被摔了三次,魏昭脸上的恭顺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鹏私下里估计,魏昭可能看过《史记》,张良跟黄石公学艺的时候,不也这样考验过他吗?

当然啦,知易行难,就算看过,有人要是当着大鹏的面摔三次碗,大鹏的脸色也非变不可。

由此看来,魏昭是真能忍。不光大鹏佩服魏昭,郭泰也很佩服,从此就把魏昭当朋友看。

郭泰还经常挽救失足青年,左原原来是是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因为犯法被开除了。

郭泰在半道上遇到他,特地请他吃了顿饭。郭泰对他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好好反省过错,努力改正就是了!

左原深受鼓舞,表示一定按照郭泰的话去做。有人为此讽刺郭泰不能与坏人划清界限。

郭泰说:“过分排斥坏人,就堵住了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那就是逼着他变坏。”

后来不知为何,左原带着一帮子人到学校里去报复原来的那些同学。

他进了教室一看,郭泰正在给大家上课,一下子愣住了,羞愧不已,转身走了。

山东菏泽的黄允,因为才思敏捷,人长得又帅,所以在当地很出名。

郭泰对他说:“你才华出众,早晚必成大器,但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将失去这一切!”

有一次,司徒袁隗想为自己的侄女挑选一个女婿,见到黄允后,非常喜欢。

他回家之后,就故意给别人说:“如果能有这样一个侄女婿,我就心满意足了。”

有心人就把这话儿捎给了黄允,黄允当时已经结婚了,但是他又不想放弃攀附大官的机会。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黄允就想把妻子休掉,然后娶袁小姐为妻,他就壮着胆子跟妻子说了。

没想到黄允的妻子居然答应了,但是她要求把亲戚朋友都叫到家中,弄个告别仪式。

黄允本来就心中有愧,为了能尽早离婚,就答应了妻子的这个请求。

没想到的是,等人到齐了,黄允的妻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数落了黄允十五件见不得人的事。

黄允就此名誉扫地,再去袁家提亲,袁家也不答应了,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郭泰作为公知,虽然经常臧否人物,但是从来不作深度剖析,也不议论国事,所以最后得以善终。

公元169年,郭泰在家中去世,终年42岁,有近万人前来给他送葬。

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爸爸蔡邕为他撰写碑文。写完后,蔡邕对刘备的老师卢植说:

“我作的很多碑铭里,都有不少吹嘘之词,所以总是边写边感到惭愧,只有给郭泰写的这篇一点愧色也没有。”

所以,后人又把这块郭泰碑叫做“无愧碑”。据记载,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有郭泰碑被下诏特别保留。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