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門旅遊沒喫上些當地特色美食,那這一段旅程就將會充滿遺憾~很多人和攻略君一樣,作爲喫貨絕對不能忍受沒有美食相伴的日子!不過,無論是在家宅着還是出門在外都不能委屈了自己嘴巴的喫貨們,你們知道去西藏的話都有哪些美食一定要嘗試嗎?不清楚的話沒有關係,接下來,攻略君就爲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最具特色的西藏美食,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吧——
一、 最受遊客喜愛的風乾犛牛肉
對於愛喫肉的朋友們來說,犛牛肉乾簡直是在合適不過的美食啦!這種味道鮮美便於攜帶的美食,是來藏地遊玩的遊客們最喜愛的美食。因爲犛牛生長在高海拔的高寒地區,而高原湖濱區域水草豐茂,是天然的牧場,在此放牧的犛牛還會喫到一些生長在湖旁邊的蟲草,貝母等名貴的草藥,因此長得更加的結實健康,肉質口感細膩,味道鮮美,自然不一般。
不僅口感好,其極高的營養價值也是其他牛肉所無法比擬的。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鐵元素、胡蘿蔔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根據《呂氏春秋》記載:"肉之美者,犛象之肉",而在港澳和西歐市場上,犛牛肉被譽爲"肉牛之冠"。犛牛肉以富含蛋白質和低脂肪而名列肉類前茅,是國際市場上稀少的高級肉類,它以名、優、稀、特徵服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所以說,來到西藏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它呀~
二、西藏人的主食,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美味糌粑
攻略君最早喫糌粑的時候是和朋友們一起在拉薩遊玩,途經一家藏餐館,正好到了飯點,就決定一起進去喫點特色餐。有意思的是同行的朋友們都因爲酥油的味道有些牴觸糌粑,而我卻對這個小點心一樣的主食愛不釋口。糌粑的製作方法並沒有很難,把高原特產的青稞先曬乾炒熟,後帶皮磨細不過篩製作而成的,這與北方的炒麪有些相似,不過在食用上,糌粑面則是需要通過用手將酥油、奶渣、糖和奶茶不斷攪勻,最後捏成塊兒而食用的。
我們都知道,因爲地理差異南方人愛喫米北方人愛喫麪,而到了西藏,藏民們則更加偏愛糌粑,因爲它不僅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飢禦寒,還便於攜帶和儲藏。在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的西藏,滿滿一口糌粑帶來的不僅是幸福的飽腹感,更能補充一天所需要的能量!
三、清香軟嫩的羊血腸,不膩不柴補氣血
喜歡喫血腸的小夥伴一定可以接受這道美食!製作方法和普通血腸的做法沒有太大差別,在羊血內加適量的鹽、花椒、少許糌粑粉與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後,放入湯中煮沸,煮至血腸浮起,腸成灰白色,約八成熟時便可以起鍋了。羊血腸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血腸喫時不碎不渣不脫皮,清香軟嫩,不膩不柴,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特色藏餐!
四、味道濃郁的奶渣包子,但一般人受不了這味兒
你可能喫過菜包、肉包、豆沙包,但你知道奶渣包子嗎?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餡,是一種藏族特色的風味小喫。用新鮮的犛牛奶煮沸以後,被藏民用傳統而獨特的方式分解,分解出濃香的酥油和奶渣。新鮮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來做陷,奶渣包子就由此而來了。奶渣曬乾以後,藏族人習慣把它當零食喫,也放在粥或者湯裏面做佐料,幹奶渣遊客們不太喫的慣,如果你好奇的話不妨親自嘗一嘗哦~
犛牛肉乾有多好喫,奶渣包子味道到底怎麼樣...如果好奇的話,一起到西藏嘗一嘗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