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蘊含着改變的力量

在人們的印象中,自卑是個充滿貶義的字眼,與之相聯繫的都是些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卻認爲,自卑蘊含着改變的力量,好好利用這種心態,可以激發體內的潛能,加速成長。

自卑彷彿是懸掛在心中的一把利劍,在懈怠時激勵着你,提醒着你要奮鬥。當你有自卑感時,證明你有成長的需求,有向上的渴望,走的是上坡路。反之,一個人特別自戀,毫無自卑感,反而是災難,生活如一潭死水般索然無味。

心理學中是這樣定義自卑感的,自卑感是認爲自己價值更少的劣等感,是關於自我價值判斷的詞語。

阿德勒在心理學鉅著《自卑與超越》裏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爲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爲它激勵了人不斷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礙,在有限的生命空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自卑感的存在,會激勵人的進步,其實是件意想不到的好事。

把自卑感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自卑感能激勵我們錘鍊自己的技能、成爲更好的自己,關鍵在於我們的主觀解釋。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任意改變主觀解釋。價值昂貴的鑽石換個角度看,只是一個石頭。再比如,身高只是一個數字,問題在於你賦予它什麼價值。很多自卑感,都是你臆造的煩惱。

一位畫家曾做過一個試驗:請人指出他一張畫的缺點,結果被貶斥得一無是處;次日,他又請人指出同一幅畫的優點,結果被誇得十全十美。他得出結論:永遠有人欣賞你,也永遠有人批評你。安心畫好自己的畫就好。

真的不必在乎別人的評價,你要堅信:讓你自卑的事情,總有一天會讓你笑出來。坦然接受,順其自然,初心不改,無問西東。別人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

中國第一個世界超模呂燕,她的故事非常勵志。

呂燕長着一張小眼睛、塌鼻樑、厚嘴脣的雀斑臉,按照部分人的審美,真的談不上好看。曾經的她,也是自卑的醜小鴨。

結果19歲那年,爲了矯正駝背,她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中國模特圈,當她的巨幅海報被掛上王府井大街時,大家都以爲是祛斑廣告。國內模特公司要封殺她,親生父親都不認可她,喫瓜羣衆各種噴。所有人都讓她滾出模特圈。

換作別人,早就崩潰了。但是呂燕沒有,她認爲自己雖然不漂亮,但是很特別,在模特這條路,她肯定可以有更大的發展。自卑感沒有擊垮她,反而成爲她上進的不竭動力。

爲了夢想,呂燕孤身一人遠走巴黎,那時她不會法語,也沒什麼積蓄,生活過得很艱難。剛開始的每天只喫水煮雞蛋度日,爲了爭取一個機會還要在路上奔波12個小時。這些痛苦對於她來說都不算事兒,喫苦耐勞的她用心抓住每一個機會。

很快,她開始嶄露頭角,先是給世界最著名的時尚雜誌《VOGUE》拍攝封面,隨後在世界超模大賽中榮獲亞軍,名聲大噪,邀約不斷。

賦予自卑以積極正面的價值,你會充滿幹勁,反之,則會自怨自艾,停滯不前。關鍵在於坦然接受自卑,並試着戰勝它。要相信尼采說的話: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用矛盾意向法直面自卑

一個人若老是擔心某種可能讓他感到焦慮的事情發生,就會變得萬分恐懼,以致於不由自主地被引入這一境地而不能自拔。他越是極力要擺脫他所恐懼的挫折情境,越是容易被焦慮所壓倒。

矛盾意向法,就是努力去做他感到恐懼、感到自卑的那種事情,或盼望害怕的事情成真。雖然這與其真正的願望相反,但這樣一來,焦慮感和恐懼感就會被相反的願望所取代。以先發制人的方式直面自卑,可以克服對挫折的焦慮預期,有種觸底反彈的效果,把恐懼和焦慮推到深淵,反倒使人坦然了。

朋友在500強企業上班,待遇好,平臺大,資源多,讓人羨慕。趁着酒興,他講起了自己的經歷。畢業那會兒去準備面試時,緊張得睡不着覺,內向靦腆的他,對口頭表達能力沒有自信。於是報名了培訓班,和幾個同學練習無組織結構化面試的題目,幾個鐘頭,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老師就提了一個建議,你現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放鬆,然後設法每次都讓自己一句話也說不出。朋友將信將疑地嘗試這個方法,結果竟然越說越順暢,練習2天后,他順利通過面試考覈,一步一個腳印,用三年時間成爲部門經理。

當你逃避自卑時,恐懼會壓到你喘不過氣;當你直面自卑時,發現也不過爾爾。

用補償心理戰勝自卑

當一個人的生理上,或者其他方面存在缺陷或問題的時候,會感覺低人一等,爲了緩解這種痛苦,就會努力地彌補自己的缺陷,或者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反而容易激發出體內的潛能。這就是補償心理。

阿德勒認爲當自卑感產生時,人們會本能地去對抗它,以滿足自己求得優越的願望,使自卑感得到疏解。即用現在成功,替代之前的失敗。補償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集中力量發展自己的劣勢,使之得到改善;二是承認自己的缺陷,轉而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補償心理就是戰勝自卑的法寶。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爲了克服偏差,於是從心理方面尋求補償。自卑感愈強的人,尋求補償的願望也愈強。

梅西是阿根延頭號足球巨星,多次拿到世界足球先生,球技出神入化。但是剛到巴薩時並不順利,他得了自閉症,因爲他比同齡隊友矮很多,這令梅西感到深深的自卑。

在更衣室裏,站在一堆從未見過的男孩中間,梅西既害羞又緊張,始終低着頭,不敢和別人說話。他問管理員,是否可以不在更衣室換衣,而去他父親那裏換好衣服再回來。管理員告訴梅西:“不行,這些都是你未來的夥伴。”

自卑和焦慮,伴隨梅西度過了在巴薩的前兩年。很多次他萌生了回阿根延的想法,但是爲了前途,他選擇留下,日夜苦練,幾年後,終於用超一流的球技,彌補了身材矮小的缺陷,獲得來自全世界的喝彩與掌聲。

最後,我想以《接受不完美的勇氣》中的金句結尾:有許多以自卑感爲藉口、逃避人生課題的膽小鬼。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爲發條而成就豐功偉業的人。

每個自卑的人,都是潛力股。學會自我補償,就能擺脫自卑的陰影,掌握生命的主動權。

福利送上!

在文末留言評論

邀請好友爲您點

排名前十的留言粉絲

均可獲贈《自卑與超越》一本

截止時間:2018年11月20日12點

領取地點

榮盛購物廣場A座1616

諮詢電話

13780277030(微信同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