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襄王五年,秦國商鞅變法得到大成,對遭遇桂陵、馬陵兩次慘敗的魏國發動進攻,準備一雪前恥。戰國時期最出名的兵種之一魏武卒,盛極一時。

戰國時期最出名的兵種之一魏武卒,盛極一時。魏國依靠它在各國之間樹立威信,成爲當時的霸主。在樹立威信的同時,對不少周圍的國家發動進攻,其中秦國最爲悲慘,被魏國吞併了河西地區,秦國國力遭遇慘痛打擊。秦國從此成爲魏國的小弟,任由魏國威脅不敢起兵。魏國通過一系列的戰爭確認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魏國在確認霸主地位後,頻繁對外發動戰爭,最終連續三次慘敗,墮落成一個弱國。

魏武卒

桂陵之戰

魏惠王十八年,魏國看着趙國日益強大,心中不滿,怕有一日趙國會強大過自己,便發兵進攻趙國。趙國深知自己不敵魏國,便向齊國求緩。齊威王派遣田忌和孫臏一同前去援助趙國。孫臏在魏國包圍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向田忌出計,不理趙國直奔魏國都城安邑。魏惠王知道齊軍奔來都城後,速速命令魏軍回京保都。齊軍在魏軍的必經之路桂陵設置好埋伏,守株待兔。毫無防備的魏軍一到,齊軍發動進攻,大敗魏軍,魏惠王震怒。這也是圍魏救趙的典故。

田忌出兵

馬陵之戰

魏國聯合趙國對韓國發起進攻,韓國不敵兩國,被兩國消耗殆盡,向齊王求緩。齊王派遣孫臏和田忌出戰。孫臏又用桂陵之戰時的謀略,發兵攻打魏國都城安邑。魏軍將領龐涓親自率兵追擊,由於太過輕率,一不小心扎進,齊軍的包圍圈裏。在齊軍的猛烈攻勢下,魏軍大敗。此戰差不多耗盡了魏國幾乎一半的精銳,重要的是將領龐涓被射殺,太子申被俘虜,魏惠王差點氣到身亡。經此一戰,魏國霸主地位徹底不保。

馬陵之戰

徹底終結魏國霸主的一戰

屢次遭遇慘敗的魏惠王深感自責備受打擊,在魏惠王三十六年去世。太子公子赫爲成爲魏襄王。魏襄王五年,秦國商鞅變法得到大成,對遭遇桂陵、馬陵兩次慘敗的魏國發動進攻,準備一雪前恥。魏軍根本不是秦軍的對手,被秦軍全殲了魏國龍賈將軍率領的四萬五千精銳之師,包圍了魏國的焦城和曲沃,脅迫魏國將河西地區的領土割還給秦國。魏襄王無奈,只好按照秦王說的辦,割還河西地區給秦國,秦國從此重新獲得了河西地區的管理權。經此一戰,魏國成爲各國眼中的落水狗,還被迫遷都大梁,實在令人可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