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州•芳華40年】魅力濱江 生態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濱江新區(五接鎮)作爲通州區六大主力平臺之一,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大環境污染防治,促進產業結構轉型,打造優質生態旅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重拳出擊治污染

爲有效整合力量,推動工作落到實處,五接鎮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小組,對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南通市污染防治攻堅、環境信訪等環境問題高標準、高要求、高效率清查整改。今年上半年,五接鎮集中治理了廢舊集散中心內的五家無污染防治措施的企業,實現了全部關停並搬離,原材料及機械設備全部清除的目標。6月,順利解決中央環保督查交辦的袁錦華生豬養殖糞便直排的問題,還了村民一個乾淨的河道。針對備受關注的馬海軍發黑作坊納污坑塘問題,五接鎮邀請專業公司對該坑塘進行生態損害評估和修復,前後共計清運廢酸21車次計200餘噸。截止10月中旬,修復工作已全面結束,即將進行驗收,相關責任人已受到法律嚴懲。 馬海軍納污坑塘

修復前

修復後

此外,幼兒園污水接管工程、磚瓦廠關閉、VOCS整治以及散亂污整治項目均順利完成,中海油加油站地下改造項目提前竣工。截至2018年11月,濱江新區(五接鎮)污染防治攻堅及“263”專項行動任務自評完成率在90%以上,達到時序要求;接環境信訪(含上級轉接)61件75次已全部落實整改到位,爲全鎮羣衆宜居、健康生活創造了良好環境。

長效管理優生態

良好的生態環境離不開長效的管理。根據上級要求,五接鎮組建成立鎮級環保辦公室,形成了以政府主要領導及環保辦公室爲三級網格,各村居主要幹部爲四級網格的網格化監管模式,通過明確具體人員,排出時間節點,層層壓實責任,全面協調配合,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實現了區、鎮、村、戶之間的無縫對接、信息共享,使得環境問題的處置效率大大提高。

持續優化東沙污水處理廠、濱江花苑污水處理中心等設施機構的管理機制,解決了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處理問題,切實保障了農村生態環境的高質量。

同時,以環保辦公室爲牽頭單位,聯合城管、農委等部門組織進行定期巡查,確保全鎮生態環境監管全年無時間盲點、無地域盲點。五接鎮還將組織全鎮四級環境監管網格人員開展環保業務培訓及職業操守教育,進一步提高其在日常環境監管中的作用。

綠色發展聚人氣

濱江新區境內的開沙島是長江下游原始生態環境保持最爲完好的區域之一。島內大片溼地成爲許多珍稀鳥類棲息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在開沙更是處處可見。如今,開沙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握好“開發”與“保護”的天平:千畝溼地和灘塗形成天然氧吧,寬廣綿延的長江,襯以島內近5000畝水域,將開沙水域風光主體所包含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完美呈現。秀島山莊,水光瀲灩;典園山莊融園林、仿古院落、灘塗江景爲一體,引人入勝。長江高爾夫,榮獲“中國十佳新球場”;中國乒乓球通州訓練基地和中國乒協乒乓球運動學校是重要的乒乓國手培養搖籃;途居房車露營地,百輛房車錯落有致,人氣不斷高漲。開沙集居區內,道路通達,路燈明亮,配套齊全;集居區外,綠樹成蔭,溼地遍佈,野趣盎然。現代舒適生活與寶貴自然資源相互映襯、有機融合,形成了開沙特有的宜居形態。

今天的濱江新區正面臨着新的發展契機,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濱江新區的吸引力不斷提升,百姓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也在不斷提高,爲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堅實的羣衆基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