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降后,本来万事大吉,由于钟会和姜维作乱,蜀汉大批官员被杀,而诸葛亮的后人却被保护起来,毫发无伤,这是为什么。如发起人姜维被开膛破肚,大将张翼、蒋琬的儿子蒋斌和蒋显曾和姜维一同投降钟会,被视为钟会一党,蜀汉前太子刘璇(璿)被误认为这次作乱的幕后主使,而汉寿亭侯关彝家族,是庞德之子庞会借机公报私仇。

公元263年,曹魏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发动灭蜀之战。钟会吞并诸葛绪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占领汉中,与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另辟蹊径,效仿韩信,偷渡阴平,进入蜀汉腹地,血战绵竹,到达成都城下。随后,后主刘禅在谯周等投降派的劝导下,开城投降。
投降后,本来万事大吉,由于钟会和姜维作乱,蜀汉大批官员被杀,而诸葛亮的后人却被保护起来,毫发无伤,这是为什么?依据演义,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蜀汉被杀的官员,或多或少参与姜维和钟会作乱。如发起人姜维被开膛破肚,大将张翼、蒋琬的儿子蒋斌和蒋显曾和姜维一同投降钟会,被视为钟会一党,蜀汉前太子刘璇(璿)被误认为这次作乱的幕后主使,而汉寿亭侯关彝家族,是庞德之子庞会借机公报私仇。

庞会本来以为报仇无望,结果剧情大跳转,钟会和姜维都死于非命,成都群龙无首,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庞会借机,找到杀父仇人关羽的后人,并将其灭三族。老将廖化、董厥都是因蜀汉亡国,感叹复国无望,忧心忡忡而死。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却说钟会、姜维、邓艾已死,张翼等亦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皆被魏兵所杀。

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前,在隆中隐居,和曹魏各位大人物并无私仇。他出山辅佐刘备后,同曹操及曹魏的作战,都属于公事。如诸葛亮曾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上方谷,都是和曹军两军交战。在战场上,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不会留情面的。
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战场上两军交战被杀,不会牵扯到家人。像关羽已经俘虏了庞德,却将其处死,这就违背了不杀俘虏的潜规则。因此,庞会在蜀汉灭亡时,报复关羽,就可以理解了。蜀记中相关记载如下:
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尚叹曰:“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遂策马杀出,死于阵中。

所以,诸葛家族壮年男子均已战死,只剩下老弱病残。而如狼似虎的曹魏军队,他们也不好意思报复诸葛家族的弱小孩童。这样,诸葛亮后人才幸免于难。
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诸葛京和堂侄诸葛显等人迁徙到河东。直到公元268年,前蜀汉大臣罗宪向晋武帝司马炎举荐人才,诸葛京才被任命为郿县县令,后官至江州刺史。说明诸葛亮后人还是受欢迎的,更加不会被灭族。
如果曹魏乱兵将屠刀伸向诸葛亮后人,那些放下武器的原蜀汉士兵不答应,那些蜀汉老百姓也不会答应。因此,曹魏乱兵尚存一点理智,不会犯众怒,侵犯诸葛亮后人。

总结:蜀汉灭亡时,被杀的大批官员,都是事出有因的,他们或多或少参与了姜维和钟会作乱,或者是和姜维关系密切的。而诸葛亮家族成年男子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均已战死,只剩下小孩子诸葛京。曹魏乱军,还未完全失去理智,出于对对手诸葛亮的尊敬,他们没有伤害诸葛亮后人。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