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瑾與周總理、魯迅並稱“紹興三傑”,可見秋瑾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地位,這首詞寫於1903年,隨夫北上京城就職時所作。應該說秋瑾的這首《滿江紅》藝術性和表現手法不是特別出色,但其壯志、豪情、熱血、精神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滿江紅》是詞牌名,大家耳熟能詳的當屬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這首詞也幾乎成了《滿江紅》的代名詞。事實上,很多著名人物填過這首詞牌,寫得不錯的不少,如文天祥、劉克莊等。岳飛自己也寫過另外一首傳播很廣的《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同樣出色,壯懷激烈: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gào,滋潤)鋒鍔(è,劍鋒)。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這首《滿江紅》可以說是不忍直視的悲壯和無奈,作爲抗金名將,主戰派,看到國破家亡,回想以前和平年代的安定繁榮,而眼下的千村寥落,民不聊生,強烈而殘酷的現實對比,讓人感傷。但又能怎樣呢?只能獨自哀嘆,多麼希望能早日揮師北上,收復中原,勝利班師!這是何等令人無奈,內心的煎熬和悲傷可想而知。
另一首近現代“鑑湖女俠”秋瑾的《滿江紅》也讓人熱血沸騰。這首詞文采上雖沒有岳飛的出彩,但其滿腔熱血絲毫不遜色。一起欣賞秋瑾烈士這首《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爲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應該說秋瑾的這首《滿江紅》藝術性和表現手法不是特別出色,但其壯志、豪情、熱血、精神可謂巾幗不讓鬚眉。讀了之後,不得不對女俠刮目相看,更感嘆她以一己之力吹響了女權運動的號角,是爲中國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位女烈士,終其一生,都在爲伸張女權而奮鬥、爲建國而努力,是中國女性的一面旗幟。被譽爲“近代革命女性頗具象徵意義的標誌性歷史人物。”
秋瑾與周總理、魯迅並稱“紹興三傑”,可見秋瑾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地位,這首詞寫於1903年,隨夫北上京城就職時所作。次年,秋瑾“變賣了所剩的財產和衣物,加上吳芝瑛等人的資助,”隻身東渡日本,開始了波瀾壯闊、前無古人的救國救民生涯。1907年回國,後不幸被捕,她堅決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秋煞人”回應。幾天後,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秋瑾這首詞,基調高昂,語言剛健清新。通過層層表述,曲折反映了參加革命前的複雜矛盾心情,真切感人,每一個英雄都是血肉之軀,只因身負責任與擔當,才顯得剛強與不屈,成就偉大。近年,這首詞入選部編版語文課程,以後應該會有更多人熟知這首詞,也熟知秋瑾和勝利果實的來之不易,珍惜當下,珍惜前人的付出。
附上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⒀,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首《滿江紅》都是仁人志士心胸志向的抒懷,這些文武全才的先輩,是否震撼了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