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漠北之战后,汉朝损失了十余万匹战马,此后武帝十几年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战马,如果汉朝想要一直保持对匈奴的战略优势,战马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改良马种是汉武帝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汗血宝马的主要原因。汉使返回汉朝汇报汉武帝说,大宛国真的有汗血宝马,而且藏在首府贰师城,大宛王见都不让我们见。

关于汗血宝马的来源,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西域大宛国境内的高山上生活着一群马,它们威猛凶悍,人无法将它驯服,大宛人称之为“天马”。 大宛人为了得到天马的优良基因,找来各种品种的母马放在山下将天马引诱下山,后来这些母马所产的小马比大宛国境内其他品种的马质量高很多,而且流的汗像血,大宛人便称之为“天马子”,后称之为“汗血宝马”。 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远征万里,不惜用近十万人的代价来换取,那么汗血宝马有多大的魅力,能让汉武帝发动两次战争去夺取。

来自西域的特产,“汗血宝马” 汉武帝即位以后,为了对付北方的匈奴,计划与西边的月氏国联手。 公元前138年武帝派张骞出使月氏,张骞这次出使不太顺,一路上艰苦不说,还被匈奴人俘虏,经过十几年才来到月氏。 然而月氏王却不愿与汉朝联手对付匈奴,张骞只能返回汉朝,这一年是公元前126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来到乌孙国以后,派他手下的副使出使康居、大宛、大夏、月氏等国家。张骞对乌孙王说,只要乌孙国愿意与汉朝联手对付匈奴,以后乌孙国就是汉朝的兄弟,乌孙王听后,对汉朝提出的连汉抗匈的建议并不感兴趣。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都没有替汉朝找到盟友,但也收获不少,他给武帝带回很多新鲜玩意儿,各国使节也带着自己的土特产来朝见汉武帝,这些奇珍异兽让武帝开了眼界,其中有一样东西最让武帝感兴趣,那就是产于西域乌孙国的宝马。

汉武帝见到乌孙国进献的宝马时,马的高大威壮让武帝联想到他曾经用《周易》卜卦一事,当时的爻文是“神马当从西北来”,汉武帝突然觉得难道乌孙马是神所赐,武帝兴奋之余给乌孙马取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天马”。 后来乌孙国为了避免受到匈奴的迫害与汉朝结为亲家,并进献给汉武帝一千匹良马作为聘礼。 张骞发现原来武帝这么喜欢马,他便告诉武帝大宛国有一种马更凶猛,而且流的汗像血,其他马不能相提并论。 武帝听后,对汗血宝马非常感兴趣,觉得乌孙马也不过如此,于是给它换了个名字叫“西极”。

汉使被劫杀,宝马之战爆发 张骞出使西域因功授博望侯,朝臣们看到出使西域的好处后,都想效仿张骞出使西域来博取富贵。 当时就有很多人摸准武帝的喜好纷纷来到大宛国求汗血宝马,可惜的是大宛国的贵族都把汗血宝马藏了起来,不愿给。 汉使返回汉朝汇报汉武帝说,大宛国真的有汗血宝马,而且藏在首府贰师城,大宛王见都不让我们见。 武帝听了以后对宝马更感兴趣,于是他派使者带着千金和一匹用黄金铸成的金马去跟大宛王换宝马,大宛王还是不愿意给,他觉得宝马是国宝,不能轻易外传。大宛国的贵族还认为汉朝距离大宛国路途遥远,中间又有盐泽湖相隔,汉朝只能绕道走北线或者南线,如果走北线,必定经过匈奴的势力范围,走南线那可是流沙千里,水和粮食都解决不了,所以汉朝不可能发兵,大部队行一万多里,恐怕到了大宛国境内汉兵也是所剩无几,大宛根本不用怕汉朝。 当大宛国王拒绝献马以后,汉使非常气愤,一怒之下当着大宛国贵族的面炸碎金马拂袖而去,汉使无礼的举动激怒了大宛国的贵族们,于是他们就让郁成王在汉使回朝的途中劫杀汉使。郁成王接到指令以后,派人埋伏在汉使回朝的必经之路上,将其杀害。 汉使遭遇劫杀的消息传回长安以后,汉武帝勃然大怒,我本有意与他们交好,没想到大宛人这么不识趣,劫杀汉使这不是公然向我们挑衅吗。武帝想来想去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准备发兵攻打大宛。

一伐大宛,失败而归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其实李广利并无军事才能,他有个外号叫草包将军,武帝之所以让他带兵,是因为李广利妹妹是武帝的宠妃,武帝爱屋及乌,想让李广利走卫青的道路,以军功换取侯爵。 因为这一次要到贰师城去抢宝马,所以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六千骑兵和几万不良少年远征大宛国。 万里行军对于汉军来说是步履维艰,沿途的西域小国也不向汉军提供粮食,李广利只能选择打,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就走,当汉军来到郁成时,只剩下几千人,汉军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李广利下令猛攻郁成,却没有得手。 李广利与将士们商量,连郁成都攻不下,更别说去贰师城夺取宝马,无奈之下李广利选择撤军,于公元前105年回到敦煌,此时士兵只剩下十分之一。 汉武帝听闻李广利打了败仗是勃然大怒,派人挡住李广利不让他进玉门关。此战之后,汉朝是颜面扫尽,沦为西域小国的笑柄,他们认为汉朝是大国,连一个小国都搞不定,后来西域小国便开始慢慢刁难汉使,汉武帝忍无可忍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二伐大宛,擒获宝马 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动员全国之力讨伐大宛,他赦免囚徒,征集不良少年,调集驻守边疆的骑兵,合计六万人,武帝为了吸取前次粮草不足的教训,这一次他准备了十万头牛,三万匹马,骆驼数以万计,其他的粮食,兵器都非常齐全,队伍庞大,从长安一直排到敦煌。 此次讨伐大宛武帝仍然让李广利率军,并挑选两位善于相马的人随军出征,可见汉武帝是志在必得,连相马的人都挑好了。 汉军出征以后,西域各国见这么庞大的队伍,自己小门小户的惹不起,于是都纷纷献出粮食来犒劳汉军,汉军这次平安到达了大宛,但是兵力还是损失了一半,只剩下三万人。 李广利随即下令切断大宛国的水源,包围大宛城。大宛人无奈之下向李广利提出愿意献出宝马,也愿意向汉军提供粮食,如果汉军执意进攻,大家鱼死网破,李广利认为打持久战对汉军不利,于是选择和谈,相马的官员挑了几十匹上等马,三千多匹中等以下的马,雌雄搭配好以后,返回汉朝。

汉武帝虽然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汗血宝马,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发兵大宛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影响到国内民生。武帝发动宝马之战期间,关中、关西蝗灾严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武帝不把人力财力用来缓解灾情,而是用来抢夺宝马,这种不考虑百姓生活的行为备受史学家诟病。 司马迁认为他不体恤百姓疾苦,班固认为他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甚至有些人认为汉武帝就是为了让李夫人的娘家人富贵,任命草包将军李广利为主帅,为此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总而言之,汉武帝没有把百姓的疾苦放到首要位置,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得到汗血宝马?自漠北之战后,汉朝损失了十余万匹战马,此后武帝十几年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战马,如果汉朝想要一直保持对匈奴的战略优势,战马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改良马种是汉武帝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汗血宝马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