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咱們剛剛講了,我們購買保險產品的三大渠道分別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和互聯網銷售。通過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產品,大致可以分爲四個購買渠道——團體保險、銀行代理保險、個人保險中介,以及電話銷售。

你好,我是“有律”資深財產配置顧問董力文,歡迎收聽“有律”在“好好學習”獨家出品的保險精品課。

今天的這節課,我將爲大家詳細講解:作爲消費者,在目前的保險市場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來購買保險產品?從不同渠道購買保險產品,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無非就是銷售人員找到我們,然後通過一系列的產品介紹,讓我們購買他所推薦的保險產品。其實,這種模式只是保險銷售中的一個部分。隨着國家對保險行業的越發重視,保險行業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保險的銷售模式也隨着消費者的需求逐步豐富起來。以前只能通過保險公司來購買保險產品,現在則可以通過保險公司、保險中介、互聯網銷售三大渠道來綜合對比、選擇和購買保險產品。保險產品購買渠道的增多,帶來的直接好處是:我們可以在選擇保險產品時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從產品的價格、質量、品牌、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考量,爲自己配置更適合的、更加合理的保障方案。目前,我們購買保險時所面臨的問題是:很容易因爲自己保險知識的匱乏而陷入選擇的誤區。

那麼,從不同渠道購買保險產品究竟有哪些差異和竅門呢?接下來,我將爲大家一一解析:

前面咱們剛剛講了,我們購買保險產品的三大渠道分別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和互聯網銷售。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三大渠道的不同之處:

通過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產品,大致可以分爲四個購買渠道——團體保險、銀行代理保險、個人保險中介,以及電話銷售。

團體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同時承保一個人羣的保險。一般是企業爲員工配備的免費保障福利,團體保險的特點是價格很便宜,而且投保的門檻相對較低。對於企業而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爲員工配備相對來說很不錯的保障,並且即使員工在保障期內離職,也可以很簡便地用新員工直接替換,且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有效性。對於我們而言,團體保險屬於免費福利,不需要付錢就可以獲取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中途離職就會失去原有的保障。因此團體保險只適合作爲額外補充,核心的保障還是需要自己來配置的。

銀行代理保險:指的是銀行代爲辦理的保險產品。我們有時候在銀行存錢時會發現,很多銀行也在銷售保險產品,這些產品大多以儲蓄類型爲主,這就是我們說的銀行代理保險。銀行代理保險的好處是,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且大部分產品屬於較短期的儲蓄類產品,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固定儲蓄的利率和收益。但因爲銀行保險依託於銀行,所以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有可能對保險產品的介紹和講解不夠全面,很多條款內容解釋的比較含糊,因此比較容易出現糾紛。

個人保險中介:是最常見的保險銷售方式,由保險公司委託的保險代理人向客戶代爲銷售保險產品。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會有專門的人員爲我們講解保險產品並提供後續服務;缺點是,一旦遇到的代理人不夠專業,就很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產品銷售誤導(明明是重大疾病保險,他告訴你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磕磕碰碰,全都能理賠)、錯誤推薦產品(你明明需要保障型產品,他卻給你推薦理財性質的產品)、後續服務不到位(銷售完產品後,代理人就找不到了,一旦出現意外情況,需要理賠,卻沒有人跟進後續服務或者服務質量欠佳)。因此,在個人保險中介這個渠道購買保險產品的話,一定要找專業的從業人員。

電話銷售:指的是保險公司委託代理人或客服人員直接以電話的形式聯繫客戶進行產品的推薦和銷售。相信大家都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我是XXX公司電話客服人員,想跟你做一個問卷調查……這就是保險公司電話銷售渠道最常見的銷售方法,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你買保險。電話銷售的好處是,可以讓你足不出戶辦理保險保障,而且客服人員的態度超級好。缺點是客服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有一定的銷售誤導傾向,而且通常情況下,電話銷售推薦的保險產品,其性價比往往不是最高的。

以上就是通過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時,比較常見的四大渠道的優缺點分析。通過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產品,可以依託保險公司廣泛的網點佈局,在辦理保險業務和理賠申請時,會比較便捷而且有安全感。但一定要找一位靠譜且專業的銷售人員,這樣才能買到性價比高,且合適你的保險產品,才能讓你感受到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好了,講完了第一種購買保險的渠道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種購買保險的渠道,也就是通過保險中介公司購買保險產品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大多數人都認爲,保險公司纔是保險產品銷售的主要渠道。其實,隨着保險中介的大量湧現,這種想法和認知正在被顛覆。保險中介公司與保險公司的最大區別在於,中介公司可以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因此保險中介公司並不會爲任何一家保險公司代言,只是站在客戶的需求角度,爲客戶量身定做保險產品的保障計劃,從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庫中,挑選最符合客戶需求的優勢產品進行組合銷售,不僅可以保證客戶買到更加優質的保險產品,還可以讓客戶享受到不同保險公司的附加值服務。比如泰康人壽的綠色通道服務、中英人壽的國際SOS緊急救援服務等增值服務。這些服務不僅免費,而且非常實用,可以讓我們更方便、快捷地獲取醫療資源和交通資源,更省心地享受保險的保障服務。很多朋友都比較關心通過保險中介公司購買保險產品的後續服務問題。首先要明確一點,無論是通過保險公司還是中介公司購買的保險產品,都會以保險合同的形式下發給投保人,並且具備完全的法律效力。只要是合同裏規定的條款內容,保險公司都需要按照條款履行賠付或給付責任。因此,通過保險中介公司購買產品,在服務方面完全不用擔心,因爲不僅產品所屬的保險公司會提供後續服務,而且銷售方中介公司也會提供後續的服務跟進,相當於是雙重保險。當然,因爲中介公司的開設門檻比較低,市場上你能看到很多小規模的保險中介公司,在經營穩定性上需要格外考慮和關注。同時,中介公司的代理人因爲要銷售多家公司的保險產品,在專業度上的要求會比保險公司更高一些,但很多代理人存在着專業度良莠不齊的情況,因此找到足夠專業的中介代理人投保纔會比較穩妥。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三種購買保險的渠道,也就是近年來逐步興起的互聯網保險銷售,它指的是保險公司成立或依託互聯網銷售平臺來進行保險產品的銷售。很多朋友可能會擔心在互聯網上購買的保險產品會有風險。的確,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爲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虛假網站藉由銷售保險產品而進行的詐騙行爲,所售的保險產品大多爲虛假保單,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選擇通過互聯網購買保險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銷售平臺,並在購買前對產品及所屬公司進行充分查證。通過互聯網購買保險產品的好處在於,可選擇的保險產品種類非常豐富,涵蓋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在保險公司購買不到的保險產品,通過互聯網渠道卻可以輕鬆購買到。互聯網保險產品的提供方因爲設立的實體機構並不多,節約了很多實體機構的經營成本,所以在保險產品的價格方面還是有一定優勢的。而且,通過正規互聯網銷售平臺購買的保險產品,其下發的電子保單同樣具備與紙質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凡事有利就有弊,互聯網保險產品衆多,自己購買保險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度,否則很容易在選擇產品時出現偏差。比如想要購買一份醫療保險,結果卻圖便宜選擇了癌症住院醫療保險。後者只負責癌症治療產生的治療金及住院費用的報銷,如果出現癌症以外的其它疾病所導致的醫療開支,保險公司是不負責賠付的。而且,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的保險產品,後續出現理賠時,需要自己按照理賠流程進行資料的提交和郵寄,相對會比較複雜。

講到這裏,關於購買保險產品有哪些渠道,通過不同渠道購買保險產品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就講完了。我們再來簡要總結一下今天講的內容:無論通過哪種渠道購買保險產品,都需要謹慎。如果選擇通過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公司購買保險產品,需要找到靠譜的代理人;如果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保險產品,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平臺,並且需要個人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再挑選保險產品。無論通過哪種渠道購買保險產品,法律效力的保障方面都是一樣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保證所選擇和購買的保險產品真正符合自己的需求,並且在未來一旦出險理賠申請時,後續的服務不會出現問題。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全部內容,歡迎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讓更多人瞭解專業的保險知識,我是“有律”資深財產配置顧問董力文,我們下節課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