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詳細的劇情和反轉就不說了,以免沒看過的朋友說我透劇,畢竟譚耀顯和邵柳兒的故事是一條比較長的支線,。可能看過《道君》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說的不是主角,而是譚耀顯和邵柳兒這一對情侶,。

大家好,我是【書蟲說說】

愛情,自古以來便是今久不衰的話題,無數癡情兒女爲之着魔,爲之沉醉,

比如說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再比如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這些全部都是愛情故事嘛~

由此可見,愛情是故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所以,今天來分享一則仙俠小說《道君》中的唯美愛情,

這則故事很傳統、很古典、很中國!

可能看過《道君》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說的不是主角,而是譚耀顯和邵柳兒這一對情侶,

他們相識於詩會之上,心動於對視之中,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確認過眼神,你是我想要愛的人!

這個故事很簡單,也很俗套,說白了就是窮書生與大小姐的那一套,

但是它與衆不同的地方有3點,

  • 這個故事符合古典愛情,現代人多數都沒看過。
  • 在古典愛情之後,又加上了現代網文橋段,也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增加了戲劇性,可惜是個配角,沒有主角光環,所以結局依然讓人感嘆不已。
  • 在骯髒的陰謀詭計襯托下,這份愛情顯得更加純粹而美好,主角反而成了十惡不赦的大壞蛋。

咱們先來說第一點,

像《白蛇傳》《倩女幽魂》之類的故事,大家都看過,說白了就是報恩、以身相許的橋段,

而《梁山伯與祝英臺》也就是女扮男裝、日久生情的橋段,

此類橋段多數人都看過,但是《紅葉傳情》《紅葉題詩》看過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在《道君》的<第二二七章 傳情>是這樣說的:

爲解相思之苦,一對男女還真是練出了做間諜的能耐,

譚耀顯撿了七八片樹葉,在上面刺上常人不懂得密語,然後分批次投入水中,順流直下便會流入刺史府內,而在花園中看書的大小姐邵柳兒就能收到了。

PS:因爲篇幅有限,這並非書中原話,具體請見<第二二七章 傳情>

初次見到時,我也像書中一般感嘆,爲解相思之苦,一對男女還真是練出了做間諜的能耐,

但是後來一想,這故事怎麼好像在哪裏見過?

再之後就想起了一句文言文:良緣易合,紅葉亦可爲媒!

這不是《小窗幽記》中的嗎?翻開書又找到一句相似的:

漢宮之流葉,蜀女之飄梧,令後世有情之人諮嗟想慕,託之語言,寄之歌詠。

而這個漢宮之流葉,就是紅葉傳情、紅葉爲媒的故事,

說的是儒生於佑在宮中御溝撿到了一片紅葉,上面有詩一首,

於是於佑也在紅葉上寫了一首詩,扔到水溝中,後來被宮女韓氏撿到,

成親後卻發現兩人都撿到了對方的紅葉,感慨萬分,

韓氏再題詞一首: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而蜀女之飄梧也與之類似,不過是題詩於梧桐葉上,隨風飄走,卻被丈夫任繼圖撿到,夫妻二人因此團圓。

更加具體的故事,諸位可以上網搜,在此就不說了,

然後繼續說第二點與衆不同之處,其實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就是加了個三十年河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更詳細的劇情和反轉就不說了,以免沒看過的朋友說我透劇,畢竟譚耀顯和邵柳兒的故事是一條比較長的支線,

第三點也好理解就是襯托,用骯髒來襯托愛情,讓整個與主角不相關的劇情,發展成了一條舉足輕重的支線,

看過的都明白,沒看過的也不好說,不過本文的重點也不在此,

良緣易合,紅葉亦可爲媒!

好了,本文到此爲止,

《道君》作者:躍千愁

此文爲書蟲說說原創內容,特此申明: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祝福,謝謝!

書蟲說說,小說家的素材庫,讀書者的好書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