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霸凌,什麼是霸凌?從英文“bully”一詞中音譯過來,通常指人與人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是一種有意圖或無意圖單獨習慣性的攻擊性行爲;多數時間看到霸凌這個詞的時候,通常發生在校園霸凌事件中,然而這個詞最近似乎又被應用在一個新的語境中。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4月25日,小鵬汽車發佈了一份嚴正聲明,聲明的主要內容是對特斯拉提起民事訴訟之後的衆多不合理訴求予以駁斥;值得玩味的是,小鵬汽車在這份聲明中,將特斯拉與小鵬的長達一年時間的僵持稱爲霸凌行爲,而小鵬汽車究竟經歷了什麼?使得官方用如此嚴厲的詞彙來形容特斯拉一年來的行爲,引人深思。

案件回顧

說到小鵬汽車和特斯拉的這場恩怨,還是要從去年的3月說起,彼時的特斯拉對小鵬汽車提起訴訟,這場訴訟的核心人物叫曹光植。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時間回到三年前的2017年4月24日,曹光植正式入職特斯拉,任職計算機視覺科學家,正如很多正常的員工一樣,曹光植在特斯拉工作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

18年11月,曹光植便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並在當月26日前後收到了小鵬汽車的口頭Offer;12月初,曹光植回到中國,來到小鵬汽車總部參加面試,獲得了小鵬汽車書面錄取通知。

18年12月26日,曹光植斷開了個人iCloud賬戶與特斯拉髮型賬戶的鏈接,並在19年1月宣佈離開特斯拉加入小鵬汽車。

加入小鵬汽車後,本來應該一切照舊的生活卻在19年的3月被特斯拉打破,據外媒報道,特斯拉起訴曹光植竊取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的源代碼,並要求展開第三方發證調查。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同月,小鵬汽車針對特斯拉提起的訴訟做出回應:“在曹光植入職前後,小鵬汽車都沒有發現存在特斯拉所聲稱的任何可能違規行爲。”

2019年6月,小鵬汽車應對方律師請求,提供了曹光植在小鵬汽車工作期間使用的筆記本電腦法證圖像,並自願提供了涉及曹光植的電子郵件以及其他文件。

儘管外媒報道,在7月8日的法庭文件中曹光植承認,曾在2018年底向個人的iCloud賬戶上傳了包含Autopilot源代碼的zip文件,彼時他還在特斯拉工作,但他否認自己曾濫用知識產權,或者以任何方式將其轉讓給小鵬汽車。

7月10日,小鵬汽車同意提供曹光植自入職之日至同年3月21日期間的所有相關文件;同月,特斯拉便“獅子大開口”向小鵬汽車提供了一份搜索關鍵字列表,而這份列表中的搜索關鍵字總數竟然超過了5萬。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雖然提供了上萬頁的相關內容,但小鵬汽車還是在19年11月6日收到了來自特斯拉的第一張傳票,要求小鵬汽車提供相關文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理,小鵬汽車在12月中旬的十多天裏,先後提供了:曹光植在特斯拉以及小鵬汽車工作的相關微信聊天記錄;19年1月1日至12月6日的公司電子郵件、個人郵箱與小鵬汽車任何人的往來郵件、所有釘釘聊天記錄、撰寫或參與的所有演講稿;曹光植薪酬相關文件;18年11月至今所創建及修改的與特斯拉和Ap相關的文檔等相關內容。

除此之外,小鵬汽車在今年1月17日再次收到了來自特斯拉的傳票,特斯拉方面要求小鵬汽車提供包括:何小鵬在內的管理層以及曹光植所有上下級員工的工作電腦法證調查電子版;小鵬汽車自18年11月1日起所有與自動駕駛相關源代碼的起草、測試、更改、更新、使用記錄等相關內容;曹光植18年11月1日至今所編寫、審覈、評估、展示、溝通、轉移、測試過的所有自動駕駛及輔助駕駛源代碼;曹光植工作期間所產出的一切文件;曹光植與獵頭公司及其員工的所有溝通記錄;小鵬美國自動駕駛部門的僱員名單等一系列相關、不相關內容。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人們常說事不過三,特斯拉第三次無理所求甚至觸及到了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的所有源代碼,這也許是小鵬汽車決定拒絕的主要原因,也是這場爲期一年的訴訟的轉折點。


強勢的特斯拉

當小鵬汽車應特斯拉要求首次開始披露相關信息時,曹光植的律師便對外表示“這是一起關於員工日常離職的訴訟,特斯拉本可以、也應該通過自身的人力資源或信息技術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

從律師的角度看,這是一場關於員工離職的普通訴訟,但特斯拉卻將這樣的勞動訴訟上升到公司層面,令人費解的操作之中似乎又有許多必然的因素。

縱觀特斯拉長達一年的“搜索”工作,基本的操作就是從懷疑曹光植到調查曹光植,然後沒有結果,深度調查曹光植,又沒有結果,最後調查小鵬自動駕駛,被拒絕。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然而,一直以來都聲稱被竊取情報的特斯拉,究竟又被竊取了哪些情報?被竊取的相關資料特斯拉方面爲何不主動提供給小鵬汽車,反而一而再、再而三要求對方持續披露相關內容,特斯拉的強勢多少缺了點互動感。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另一邊的小鵬汽車,不知道是不是出於行業年輕人的姿態,面對特斯拉的強勢追問,一直採用這種服從的態度,但冷靜下來細想,特斯拉三次提出披露信息要求,是否是法院所需要的,如果並非法院的必須材料,那小鵬汽車又能不能拒絕披露相關信息?

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知識產權保護固然重要,面對特斯拉長達一年的強勢追問,小鵬汽車在這份聲明中將其稱爲“霸凌”,無論霸凌是否是準確的法律用語,此時將特斯拉的行爲定性爲“霸凌”能否幫助小鵬汽車打贏官司?恐怕對於小鵬來說,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用足法律條款,將法律當武器,才能贏得官司。

小鵬汽車被“霸凌”這一年

再次回到這份聲明,無論稱其爲回擊也好、喊冤也罷,總而言之至少說明了小鵬對於此事的態度;然而,在小鵬P7即將上市的前兩天,選擇公開發布這份嚴正聲明,究竟是巧合還是小鵬汽車試圖一箭雙鵰的有意爲之?經過一年的同特斯拉的“你來我往”,圍繞在特斯拉和中國初創公司之間的官司疑雲究竟真相如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