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錄”:信心與壓力並行

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許婧 鄭瑩瑩)民建上海市委20日發佈“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和“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調查報告”,揭示上海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現狀。

據悉,自2013年以來,民建上海市委先後對上海市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和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開展問卷調查。2019年,在民建各區委組織的支持下,課題組面向上海全市中小微企業通過微信平臺共計發放問卷1073份,回收有效問卷1073份。

本次發佈的“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值爲65.53分,比2018年的64.86分上升0.67分。這表明,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得到一定的改善。課題組認爲,分值提升也凸顯了政府營商環境改革及其降費減稅的政策效應。

第一,經營指數比2018年下降。這表明2019年中小微企業總體經營感受度下降。分項指標呈現“五降五升”——運營強度、總體獲利、當前訂單、資金週轉、政府補貼等下降,表明2019年中小微企業受整體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總體經營比較困難。另一方面,2019年上海大力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經營改善。

第二,環境指數比2018年上升較爲明顯。12個分項指標中超過一半呈現上升,這表明,2019年上海市政府大力推進改革,企業發展環境有較大改善,尤其是在法制環境和政府服務上有較大提升。2019年,有66.45%的中小微企業認爲法制環境改善,比2018年上升了4.87%。此外,在稅收負擔、攤派負擔、融資成本方面改善效果顯現,中小微企業的感受度較好。另一方面,2019年上海物業、人力、物流等商務成本高企,對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形成較大壓力。

第三,信心指數與2018年比基本持平,呈現微弱下降。從分項指標來看,2019年中小微企業對經濟走勢、行業前景、管理感覺以及負擔預期感受度下降。這表明,受國內環境和國際外部環境影響,今年中小微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和行業前景的預期更趨謹慎。儘管如此,中小微企業對政府扶持、經營思路、企業前景感受度較好。這表明,中小微企業對政府和宏觀環境改善的信心較足,對政府改善發展環境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仍充滿信心。

另外,在創新能力上,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指數爲37.2分,比去年的36.4分高出0.8分。這表明,上海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水平仍有待提高,既表現在獲得創新資源能力不足,也表現在創新投入和創新產生還處於較低水平,創新環境也未明顯改善。

報告提出幾大對策建議:

一是鞏固營商環境改善成果,着力營造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加強中小微企業權益保障和企業服務,在財稅、創新創業、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中小微企業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通過組織創新、模式創新等制度創新,增強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鼓勵支持大中小企業聯合發展,增強中小微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各級政府要鼓勵支持龍頭企業或大企業的產業鏈整合,促進中小微企業融入產業鏈,避免中小微企業單打獨鬥,增強中小微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提升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能力。

四是實施更加精準化支持政策,着力減輕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2019年問卷調查顯示,人力成本、物業成本等商務成本高企是影響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各級政府需實施更加精準化的支持政策,在物業、人才居住、人力培訓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物業、人力成本等商務成本,減輕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降低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