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大城市取消或放鬆落戶限制,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大城市取消或放鬆落戶限制,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這意味着,在大城市落戶將會變得容易一些。對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買房的外地人來說,都是一大利好。

城市規模如何劃分?看這裏👇👇👇

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包括珠海、海口等

據《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2019年,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

其中,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這意味着,II型大城市在落戶上將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

梳理顯示,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包括珠海、海口、濰坊、撫順、銀川等城市。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偏遠地區的省會城市及省內較發達市區

△資料圖:海口

I型大城市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包括大連、廈門等

I型大城市落戶政策也有不小變化。

2018年的任務是“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則明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梳理資料顯示,上述的I型大城市主要有大連、長沙、濟南、廈門、南寧等。主要爲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

△資料圖,廈門

重點羣體則主要爲高校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城市間轉移就業人員,等等。

北上廣深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戶政策也有了一些改變。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顯示,超大城市爲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爲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

據媒體報道,《2016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發佈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特大城市主要包括成都、南京、杭州、鄭州、瀋陽等,以省會城市居多。

允許租房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到,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去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說法是,2018年我國將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從“探索”到“允許”,反映出政府在落戶政策態度上的改變。

公共戶口又稱集體戶口,是戶籍關係掛靠在某一個集體戶頭上的居民戶口。“公共戶”沒有戶口簿,有需要使用時,可拿身份證前往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

擴大持居住證所享受福利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出,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

具體項目包括:

  • 教育方面,2019 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 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 醫療方面,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
  • 社保方面,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各地區要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 住房方面,持續深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

這意味着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福利將大大向城市常住人口傾斜。

相關鏈接

城市劃分 以城區常住人口爲準

《通知》明確,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爲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爲五類七檔:

  • 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
  • 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爲Ⅰ型小城市,
  • 20萬以下的城市爲Ⅱ型小城市;
  • 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
  • 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
  • 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爲Ⅰ型大城市,
  • 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爲Ⅱ型大城市;
  • 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
  • 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

常住人口包括:

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且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注:“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新標準有四大調整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陳飛表示,原有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還是20多年前制定的,當時的城市化率不到27%,僅爲現在的一半。

與原有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相比,新標準有四點重要調整:一是城市類型由四類變爲五類,增設了“超大城市”。二是將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別劃分爲兩檔,細分小城市主要爲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細分大城市主要是實施人口分類管理的需要。三是人口規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萬提高到50萬,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20萬、50萬提高到50萬、100萬,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50萬、100萬提高到100萬、500萬,特大城市下限由100萬提高到500萬。四是將統計口徑界定爲城區常住人口。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石楠說,以常住人口來界定,能真實反映城市人口集聚情況,能夠確保各個城市在規劃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時最大限度地實現供需均衡。

第一落點

福州、廈門爲Ⅰ型大城市

根據新標準,福建省僅福州、廈門、莆田、泉州爲大城市級別。根據新標準,同時參考《福建統計年鑑-2014》各地2013年末城區常住人口數據,福建省福州、廈門兩地爲300萬人口級別,爲Ⅰ型大城市,而從舊標準上看,福廈均爲特大城市,與北京、上海一樣。

另外,莆田、泉州城區常住人口數據爲100萬量級,爲Ⅱ型大城市;漳州、龍巖爲中等城市三明、南平、寧德爲Ⅰ型小城市。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覺得好看,你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