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就是這個嗜殺成性的劊子手,到了抗戰時期,卻也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特別是在洛陽保衛戰中,時任第15軍軍長的武庭麟,率領1.8萬人固守洛陽城,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足足堅守了21天,最後讓日軍損失了兩萬餘人。爲了把部隊打造成自己的私人武裝,武庭麟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就拿他的兩個侄子武良杉和武良梓來說吧,畢業後只是象徵性地在部隊訓練了幾天,就直接晉升爲團長。

歷史客棧昨天介紹過國軍中將李本一,雖然是響噹噹的抗日名將,但因爲嗜殺成性,殺害過很多無辜的老百姓,因此被我軍俘虜後,雖然我軍向來優待俘虜,卻因民憤太大,仍然被執行槍決。
其實,李本一不是唯一一位被槍決的國軍高級將領,跟他有着相同經歷的,還有武庭麟。

如果要從國民黨陣營中找出一位被打上軍閥烙印的,武庭麟就算得上是典型的代表。
早在辛亥革命時,武庭麟就投奔到河南督軍趙啁的門下,參軍入伍。由於武庭麟上過學,是部隊中爲數不多的識字的,而且以前在模範團當過學兵,懂得部隊的規矩,所以很快便在河南軍閥中迅速崛起,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軍閥生涯。
爲了把部隊打造成自己的私人武裝,武庭麟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就拿他的兩個侄子武良杉和武良梓來說吧,畢業後只是象徵性地在部隊訓練了幾天,就直接晉升爲團長。
還有他的小兒子武良源,先後被保送到黃埔軍校和陸軍大學,畢業後自然也是連連升遷,飛黃騰達。
更可笑的是,爲了顯示自己部隊的獨特性,武庭麟還把部隊中所有三個字的名字,統統改成了兩個字,比如你本來叫曹雲金,就只能叫曹金,不能用三個字。

當然,這些還只是有點奇葩的做法,武庭麟真正讓人唾棄的,是他的殺人如麻。
自從武庭麟參軍之初,帶兵的原則就是“以殺立威”。
早在1929年秋,武庭麟奉命前去冀魯豫交界地帶剿匪,在出師不利的情況下,武庭麟親率重兵圍剿,凡是經過的村子,青壯年幾乎被抓個乾淨,只要是他看着不順眼的,當場就被處決!
更可怕的是,武庭麟還樂在其中,據說有一次喫飯,周圍都是被無辜殺害的村民,其他人都難以下嚥,唯獨武庭麟喫得有滋有味,其心狠手辣的程度可見一斑,所以河南人送給他一個綽號——“五閻王”。
在跟紅軍打仗期間,武庭麟也是臭名昭著的劊子手,在大別山一帶導演了“殺光、燒光、搶光”的一幕幕慘劇。據統計,在1930的大別山掃蕩中,武庭麟的部隊是殺害羣衆最多的。
不過,就是這個嗜殺成性的劊子手,到了抗戰時期,卻也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特別是在洛陽保衛戰中,時任第15軍軍長的武庭麟,率領1.8萬人固守洛陽城,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足足堅守了21天,最後讓日軍損失了兩萬餘人!

在這期間,日寇曾多次許以高官厚祿,誘降武庭麟,但都被武庭麟拒之門外,直到最後洛陽城全面失守,武庭麟才選擇了突圍。
洛陽城一戰,的確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平心而論,武庭麟這次的表現還是值得稱讚的。
當然,抗日之功並不能抵消他肆意屠殺、爲禍一方的罪行,更何況在抗戰勝利後,武庭麟又積極投入到了內戰當中,繼續爲非作歹。
1947年11月4日,武庭麟被陳賡麾下的周希漢俘虜。有趣的是,就在他將要兵敗之際,當初被他提攜的侄子們卻都溜之大吉,就連他的兒子武良源也是棄他不顧,捲走了家裏所有的財產,逃去了上海。
做人做到這樣衆叛親離的地步,也真是罪有應得了!
而且,因武庭麟曾經犯下的罪行,民憤極大,最終被判處死刑,押到河南槍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