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7歲的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歸來之旅。彼得·所羅門在上海交響樂團準備演出。

彼得·所羅門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新華社上海4月26日電(記者楊愷 許曉青 吳霞)“儘管我和我的家人來自美國,但我覺得我們的家在上海。”37歲的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歸來之旅。 所羅門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兒子8歲,女兒6歲,一家人在上海生活了7年多。 回憶起一個多月前的經歷,所羅門形容那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自己當時回中國的意願十分強烈。“我想盡早復工,我的孩子也能夠儘快上學。當然,我還很想念自己家的貓。”所羅門笑言。 當他和家人在美國西海岸尋找合適的“回家”航班時,上海家裏的兩隻貓正在寄養的朋友家“享清福”。 最終,所羅門還是得償所願,在3月10日輾轉回到中國。他告訴記者,回來的過程雖然頗費周折,但是得到了上海交響樂團的悉心幫助。

彼得·所羅門在上海交響樂團準備演出。(受訪者供圖) 據瞭解,針對外籍演奏員較多的實際情況,上海交響樂團專門組建了外籍演奏員微信羣,將中國疫情的最新動態、相關政策措施和樂團工作安排等,實時分享給身處海外的演奏員。 “樂團給了我很大幫助,春節期間就與我取得聯繫,關心我的身體狀況。當得知我決定返回中國後還主動爲我設計航班線路。”所羅門說。 3月中美間國際航班已是一票難求,爲了所羅門全家的安全抵達,樂團給出的“合理化安全路線”是從洛杉磯的一處小型機場起飛,經臺北飛上海。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我們特別關注外籍演奏員及家人的身體健康,避免因長途飛行而發生交叉感染,我們依據早前中國國內的防疫經驗,爲他們的行程提出可行性建議。 抵達上海後,一系列嚴謹細緻的檢疫措施也給所羅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的志願者們真是太棒了。儘管核酸檢測的過程很漫長,但他們都能沉着冷靜地應對各種情況。面對我們的詢問都能耐心解答,沒有因爲語言產生交流的障礙。”所羅門表示,他和家人都很支持上海的防控舉措。 所羅門還透露,自己“回國”後被告知需要接受兩週的居家隔離,但也讓他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我的孩子年紀還小,有許多課業需要我和妻子的幫助。除了日常練習吹奏外,多數時間我都在輔導孩子的功課。” 談及疫情對古典音樂市場的影響,所羅門雖有遺憾但仍保持樂觀。“確實,現在上海的古典音樂演出失去了往日的繁榮。但長期來看我並不擔憂,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有安全的環境,我們將再度爲觀衆演出。”他說。 受疫情影響,上海交響樂團也開始謀求“轉型”和自救,通過一系列線上活動最大限度地確保樂團能夠在特殊時期繼續運作,用音樂鼓舞人心。 “我去年錄製的一場室內音樂會已在網上播放。”所羅門說,“現在正是人們最需要音樂的時候。或許在未來兩週內,我還會爲觀衆帶來一場線上的獨奏表演。” 據悉,作爲一支國際化的樂隊,上海交響樂團108名演奏員中,有美籍、俄羅斯籍、韓國籍、意大利籍樂手共9人。目前仍有1名意大利籍、1名韓國籍樂手受疫情影響未能回團。樂團方面表示,將密切關注疫情發展,爲演奏員提供服務。 【來源:新華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