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說:直播中亮相的文創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圖說:阿格里奇同款摺扇十分熱門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舞臺正中,上海交響樂團第六場在“線”場系列音樂會正在進行中,黃北星、蘇婷和胡喆三位演奏家將海頓的《倫敦》三重奏演繹得風生水起;舞臺側邊,帶貨主播已戴上莫扎特的假髮套,把文創產品在桌上逐個擺開。收到直播開始的信號後,二人迅速進入直播狀態,開始了上交141年曆史上的首次賣貨直播。

圖說:上海交響樂團第六場在“線”場系列音樂會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今晚,上交演藝廳在音樂會之後,瞬間“切換”成賣貨直播間。“這‘撞色’口罩夾也太好看了”“有限量版的交通卡耶,之前都沒搶到”“我要帆布包,誰也不要跟我搶!”屏幕前還沒來得及從悠揚樂音中回過神來的觀衆,已被眼前的靈魂好物勾了魂,迅速打開“一碗餛飩”小程序,進入“買買買”模式。

圖說:直播中亮相的文創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剛纔這場音樂會演奏的是海頓的《倫敦》三重奏,作品又被稱爲嬉遊曲、三重奏鳴曲。原作是兩把長笛加一個大提琴。現代人演奏這部作品通常採用比較新的室內樂標準結構,一件木管樂器加上小提琴大提琴的絃樂全音域組合。”有別於尋常“單刀直入”的賣貨現場,上交更將賣貨直播視爲古典音樂分享和普及的契機。兩位主播分別化身貝多芬和莫扎特,在穿越時空的對話戲說中,將衍生品穿插到一個個音樂小故事或音樂小知識中。

圖說:主播在介紹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今晚的直播帶貨持續了30分鐘,共上線了T恤、馬克杯、帆布包、定製海報、早餐杯等在內的12款文創產品。每款產品的設計,都會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並以特定的音樂家或音樂事件爲背景,賦予其有溫度有故事的獨特魅力。如曾經的年度爆款“SHANGHAI TONE 腔調”搪瓷杯,紅、白、黃的搭配讓人在視覺上倍感舒適,又分別蘊含着“點亮城市”“懷舊經典”“嶄新時代”的特定寓意,別有一番獨特韻味。

圖說:“SHANGHAI TONE 腔調”搪瓷杯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就我們而言,這些文創產品並不純粹是商品,每一件背後都有着上交的故事。”上交團長周平說,“我們想要和觀衆分享這些好物,其中凝結的是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 大提琴首席黃北星也表示:“我們不是爲了賣東西而賣東西,而是希望音樂能在特殊時期擴大在線上的傳播。”

圖說:以貝多芬爲靈感設計的文件夾和帆布包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此次直播的最熱“爆款”莫過於全新推出的“撞色”口罩夾,正方兩面分別印有大提琴以及樂器箱的剪影,剪影上有着鮮明的SSO的標誌。周平透露:“你們在口罩夾上看到的就是今年即將開啓的上交夏季音樂節的主視覺。在疫情尚未完全清退的當下,口罩依然是人們出門的必備物件,口罩夾能方便觀衆安置摘下的口罩。同時,我們在口罩夾的背面還增設了一個信封袋,用來給觀衆放演出票。”如此貼心的設計,當然讓口罩夾成爲當晚“爆款”。

  同樣熱門的還有阿格里奇同款摺扇。據說,在鋼琴女祭司瑪爾塔·阿格里奇來上交演出時,這把“城市之光·音樂之風”摺扇曾被作爲禮物相贈。摺扇別緻小巧,竹製扇骨被雕成不同樂器,既能扇風又能把玩,讓阿格里奇愛不釋手。之後無論到哪裏巡演,她都會帶着這把帶有濃濃“中國風”的摺扇。不久前,阿格里奇在巡演中不小心丟失了摺扇,很是不捨,還特別發郵件來詢問,能否再要一把。

圖說:阿格里奇同款摺扇十分熱門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在直播賣貨大潮洶湧之時,文藝院團紛紛以直播形式推介文創產品,讓更多帶着音樂溫度的好物走進樂迷觀衆的生活。(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