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先主刘备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他忍辱负重,气量恢弘,又极具战略眼光。虽然他没有刘邦、刘秀那么优秀,最终能问鼎中原,重建汉家天下,但他能以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卑微地位,抓住机会,席卷两川,延续了汉祚几十年,也算极其难能可贵了。

然而,后世却将功劳划到诸葛亮的名下。尤其是一部《三国演义》将先主刘备的形象打入谷底,成为只会哭哭滴滴的妇人。其实,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诸葛亮甚至从没有独立带兵打仗,顶多就是扮演萧何的角色。刘备对他信任,但远谈不上言听计从,甚至还没有法正说的话官用。对此,诸葛亮也丝毫不敢有意见,反而恭敬地说: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三国志·蜀书》

刘备与诸葛亮的差距,仅仅是在对一个人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已经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国内大事纷繁复杂,三国争端千头万绪,然而在这种最要紧的关头,刘备仍然用尽最后一口气,交待了诸葛亮一个重要的事情: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马谡是什么人?他是名士马良的弟弟,成名很早,名气很大,也颇有一些自傲。其实有自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才华的人总有一些脾气。但马谡的才华却让刘备看不上眼,他只让马谡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小官,至于马谡最喜欢谈论的军事,刘备并没有让他参与。

这个人虽然刘备打交道不多,却看透了他的无能,而且很担心诸葛亮会吃亏。为什么?就是因为诸葛亮已经流露出欣赏他的表现。马谡好论军事,口才也非常好,经常与诸葛亮彻夜长谈,说得头头是道,典型的一个赵括。

刘备是个老狐狸,走南闯北见的人太多了,他能看清马谡,诸葛亮却没有那么多人生阅历。他显然是被马谡的口才所迷倒,以为马谡也有与之相称的本事。

然而,在伐魏之战中,诸葛亮最终忘记了刘备的叮嘱。他让马谡为主、王平为辅镇守街亭。就是马谡以为居高临下可以更好的防范魏军,没料到张郃断绝取水的道路,让人心惶惶,结果造成了街亭之败。

这一战不仅将伐魏的成果全部赔了出去,还让诸葛亮狼狈而逃。事后,他斩杀了马谡以及一同作战的张休、李盛。然而,这有什么用,没有听信刘备的话,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

相关文章